好高骛远未尝不可

阅览205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16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老是有人告诉我,你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我是这样解释,中国人想得诺贝尔确实有些好高骛远,我逮住谁都这么说,他们说你这样讲不行的,中国文豪那么多,那诺奖的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我就知道他误解了 文豪 一词。他诘问我,那你说中国人拿不到诺奖谁可以拿到?我的答案是,古代中国人。你想要是把四大名著或金瓶梅扥一批作品推荐给评奖委员会,这诺奖怕早就把中国门槛踏烂了。但是很可惜,诺奖有个门槛,从不眷顾死人。近代作品鲁迅就大呼不行,他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到诺贝尔奖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有待从宽,反足以长足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的可以与别国大作家相比了,结果将很坏。但是结果呢,众所周知当代作家莫言抱得美人归。有人说,这就让我下不了台了,其实不然这就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好高骛远未尝不可。我最想抨击的就是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他说:我贴在地面行走,不在远端跳舞。起初我以为他是个大胖子,好歹也有几百斤,胖子当然跳不得舞,舞姿可想而知,更何况还在云端跳舞。朋友笑我断章取义,正儿八经的向我解释,我虽无知这句话还是足以理解的。我觉得这话不对,明显有些消极。我觉得这话应该添油加醋倒过来说:只有敢在远端跳舞,贴在地面行走才有意义。

我就知道这样一个例子:他生于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九国语言,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他却毕生不遗余力地从事中华文化输出工作,成为中国人中独立完整英译儒经的开拓者,成果斐然,极具世界效应,1913年还被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者,但是那年诺奖却给了泰戈尔。泰戈尔中国之旅也特别向辜鸿铭请教。而辜鸿铭却认为泰戈尔不通易经,没有资格讲演 惟精惟一 那种高深的真理,劝他回印度整理诗集去,不要再讲演东方文化了。除了这,他也是唯一一个骂外国人还深受爱戴的,就著作在欧美的阅读范围和产生过的轰动效应而言,辜鸿铭当之无愧称得上是近代中国第一人。丹麦评论大家勃兰兑斯更是称他为 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 。诸如此类的评价还有很多,不知你听的怎么,反正我讲的过瘾。言归正传,我要讲的就是他的故事,他在在小的时候就受到义父布朗的赏识,并且义父告诉小辜鸿铭:你的祖国正在被放在案板上,侵略者正在分食,希望你能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重担,教化欧美。这话在当时听起来像天方夜谭,没想到这话竟然深深烙在小辜鸿铭心里,然后他就被送往西方求学,学业有成之际在新加坡语言大师马建忠建议下,欣然回国,研究宣传儒学。我说他是个好高骛远的人不足为过,从文化入手来治国富国难免有些滑稽之谈。老头硬是讲儒学独立的译成外文。有人嘲笑他,欺辱分割他的祖国,这个顽固的中国人以狂放的姿态,带泪的表演,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让人心生敬佩,这个故事本该有很多寓意,我却只想得到一条,只有敢在云端跳舞,贴在地面行走才有意义。

➥ 本文由(流云)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月华如水,思念倾城

今夜,月色迷离,思念倾城,点点滴滴,斑驳成影。思绪飘飞,心随念起,任思绪穿越,任灵魂翩舞,用我的三生痴念,换你的一世安好。轻喃一串细语,倾尽我满腔的柔情,诉说着无尽的眷恋。 黑夜漫长,思念无边,想你,你在心上;念你,你在眼前。一缕牵念,蕴含着满满框框的柔与爱,牵扯出绵绵不绝的念与盼。思念的心...

家山的泡桐树

整日的忙碌,差不多快记不清是什么时节了。感受着逐日攀升的气温,隐略间,似乎觉察到春天在不知不觉间,已渐渐消逝。翻开日历,小满都已经过去一周了,心中一股淡淡的忧伤袭来,没有丝毫的抵抗之力,静静地向窗外望去,看见烈日下的苍翠,突然又回味起那个浩浩荡荡的夏天,回到故乡的情景来。 回家的心情总是激荡的...

南京

列车进入南京的时候,正值午夜,宣扬宿命论的文字预言过,这个时刻,用以安慰,然后离别。我想这样的散场,是被安排过的。比如我知道,我要停留的是某处,而不是南京。 会突然希望自己的路线能贯穿一个狭长地带,经过抑或是围绕这个城市的某些角落,哪怕只是停留一秒也好。虽然在我心里,这座恢弘的城池,早已经沦陷多次。...

《民族千年凝聚力——香港杂忆之四》钟树梁

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其内在凝聚力至大,其表现在民族风俗上的尤为显著。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虽因种种原因不少同胞散居在地球上的各个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日益增多,但他们莫不心怀祖国,情系乡邦。对于远祖老宗时代流传下来的种种文化遗产、社会风俗,莫不刻意保存,热情传布,融传统文化于日常生活中...

愿使,年华不忧伤

端坐早春的陌上,静静等风来。以为风来,会拂开花香满襟,会携来温柔满怀;然而,风过的时间,却悠婉了思绪,落寞了情怀,些许的怅然之感轻绕心头。 ——题记·笙筮 生命的天际,我是一朵素白的云,以独有的姿态,悠逸在自己的一片天空。风满西楼燕归巢,雨打梨花深闭门,我是于市井繁华中深居的平常女子,红尘在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