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的那一片竹林

阅览49 作者:龙海孤魂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148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在我老屋的门口有一片竹林,每年无论怎么忙,都会把死竹子砍出,给它们扎好竹篱。从小喜欢竹子,可能是竹子宁折不弯的骨气和中通外直的性格,以及竹的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苍劲而挺拔,更有竹之心虚有节的气质。

小时候,父亲会编织竹器,比如竹笼、竹篓、竹筐等,他的竹编手艺很好。可能担心手艺失传,常常教我砍竹,破篾,有一次不小心,被刀割伤了手,加上我心不在焉,对竹编工艺一点也没有兴趣,父亲也看出来了,从那之后,再也不提让我学竹编的手艺了。

读书的时候,每当看到有关竹的文字和图画,都会很惬意,仿佛他人的诗情画意正倾诉着我对竹子的敬慕和挚爱;看到他人爱竹咏竹,更会令我很感动,觉得好亲切,宛若他人用心爱着咏着的,恰是自己钟爱的珍宝,不觉心生骄傲,更倍加珍爱起竹林起来。就是父亲去世了,我也照样照看竹林。

每当出院门看到路口那寂寞的竹林,特别站在初冬时节,和着《竹林听雨》的乐响,眼中的竹林翠意似水,缓缓润了心扉、,轻扣窗棂,望着门外一片竹林,翠生生的竹,绿的影子倒映在涟漪的边缘,清新得宛如雨后清丽的晨。一条褐色小径,蜿蜒着隐匿在竹林深处。一缕馨风袭来,拂过面颊,透过血脉,心也便是绿了的三月,怡然。

近日那淅淅沥沥的雨和着心音的韵飘落。一滴两滴、千滴万滴的雨,轻吻着婆娑的竹叶,细腻得宛如亲吻珍爱的烙着青花的瓷。雨渐密时,风也便舞动开来,抖着竹叶沙沙作响。雨敲竹韵,恰一弹拨着的琵琶曲。

天气预报说冷空气来了,这几天伴着我的除了风雨,还有那宁折不弯腰的竹子;我想,一同听雨的,定有苏轼这个举杯高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人。于是,耳畔响起“莫听穿林打叶声,何防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放歌来。也有画竹的郑板桥,从此呀!这片竹林真的“任尔东西南北风”了。

这寂寞了许久的雨,便也下得肆意欣然开来,那孤独的竹林、高傲的竹,陪同诗人一起,咀嚼起“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诗意来。从此,那轻巧灵便的竹杖芒鞋,踏过了是非;雨敲竹林,擦亮了傲骨;竹林深处,烟雨一生。

望着门口那孤独的竹林,一石惊天的巨石,落光了树叶的老核桃树,寂寞的雨,便裹挟着唐宋的诗韵,穿过历史,安然地走进温暖、走进心扉。我真想搭一间竹舍,轻倚竹窗,观竹观心,期许千年。细雨微醺,清风浅拂,思想意境中别一番的宁静。

日升日落,人去人离;高山的心事全部说给流水听,流水无骨地断头离去,留下哗哗足迹;旷野的美丽是由于农夫的汗水,一阵阵飘香的稻浪,缠绕着老水牛的脚踝;那是一幅生命的写意和感恩,把思念编成一篾竹篓,背上一筐青涩,一路散落的脚印。一切的往事,变成了竹烟筒里的故事,“咕嘟咕嘟”的向路人诉说。

村里燃起来炊烟,晚上的山雾也跑出来玩耍;烟霞氤氲起,竹香飘逸来。门口那竹林满眼的翠,和着琴声,一直流向血脉的深处,静立,终成风景……

➥ 本文由(墨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有一份深情,流淌在村庄深处

秋日薄暮,人与海棠俱醉。夜晚,枕着雨声入梦。梦里有一座村庄,被青山围拢,被绿荫覆盖,踮起脚尖远远望去,炊烟和雾袅袅升起,房屋和谐相邻,里面住着我温暖的童年。梦的这头是霓虹闪烁的不夜城,山高路远,可还未等我启程靠近,就听见母亲在厨房忙碌的声响,晨牧的山歌,清脆悠扬。大人们的吆喝,孩子们的嬉笑...

村居

我的故乡在一个山悠然水荡然的地方,离我谋生的地方并不遥远,二十多公里。 老宅子在小镇后面的山上,历经多半个世纪的风雨已经老态龙钟墙倾檐斜,似乎在注视它的时候刹那间就会轰然倒下。老院子的东墙已经塌了半边,本来只有一小簇的竹子已经从东边的墙角繁衍开来...

富含哲理的散文精选名家

一些名家的散文写的是非常好的,富含着哲理,我们可以多去欣赏。下面是阅读网小编为你带来的富含哲理的散文精选名家,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富含哲理的散文精选名家篇一:几何惊梦 作者:席慕容 总是会做这样一类梦:知道这一堂要考试,但是在大楼里上上下下,就是找不到自己的教室;要不然就是进了教室,老师来了...

有关邂逅的散文

邂逅和等待都是宿命式的凄凉,不是每个人,在蓦然回首时,都能看到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邂逅的情感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邂逅的情感散文:邂逅,在美丽的春天 猝不及防地与你相识,春意正浓,阳光正好,花儿正艳。你笑靥如花,犹疑地问我:“你是寒玉吧?”一句话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七月葡萄架,月满话闲情

乡里人的院子就像这乡里的人一样,是质朴的。家家房前屋后,植果木种菜蔬,每到盛夏之日,便绿的热闹。 我家也不例外。院里生长着一株油绿泼翠的葡萄树,今年已有五岁了。当时,大概是为了纪念儿子三岁生日而种的,又想在盛夏得树荫之庇佑,食之美味。树,果然不负重望。从春天发芽,到夏天的茂盛,真是“移来碧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