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里话劳动

阅览1428 作者:飞翔的大鹏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2702 阅读时长:大约 5 分钟 ☑

生活中,最绚丽灿烂的篇章,是劳动篇。那是用汗水谱写的美文,是用心血撰写的诗句。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是欣慰地伫目在劳动收获面前的喜悦。累累硕果,那是阳光雨露的结晶,辛勤劳动的收益。幸福,快乐的欣喜,油然而生。当你看见这些劳动的收成,你就忘记,你肯定会忘记了,那些在劳动过程的艰辛,苦楚,无耐,甚至烦躁。生活上沉甸甸的压抑,社会上真真切切的竞争,也将会忘记得一干二净。反而庆幸,它们使自己的整个劳动过程,变得丰富多彩,使自己的整个生活,变得更具有诗情画意。

劳动辛苦吗?我说,是的,肯定是很辛苦的。劳动快乐吗?这个问题,人们的答案也许是多种多样的。劳动,只有通过勤劳的劳动,我们才会收获得更多。我的父亲,是这样对我说的。我听我的父亲说,他的父亲也是这样传承给他的。所以,我们的家族,是以勤劳能致富的理念,代代传承,教妻育子。

我记得,我们在儿童的时候,全家人都住在农村。那是一个很大的郢房,大约有近百户人家。那个村落,由东西两个生产队组成,在我记忆中的村落里,算是比较大的郢房。而且,大家几乎都是姓张,也几乎都是亲戚。这也许是中国农村的传统,好相互有个照应。

我们的家,住在靠近村落的东部。前排有五间大屋,中间有一间,开着一个大门,大门朝向南方。门口一边有一个土凳。我们小的时候,经常猴在上面坐着。夏天,东南风吹来,在屋里,就像现在的空调房间一样,感觉到很凉快。东边是厢房。从里屋进门,第一间是厨房,第二间是柴房。西边是一座一人高的土墙,后面是堂屋。相屋和西山墙之间,是一个不小的四合院。在冬天里,那是一个晒天阳的好去处。我记得,在我孩提的时候,经常赖在妈妈的怀里,将头靠在妈妈的胸上,眼睛微微闭着。像睡着,也像在享乐。再长大一点,就赖在妈妈的腿上坐着,头依然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妈妈轻轻地拍着我的背,哼着哄我睡觉的催眠曲。我尽情地享受着妈妈的母爱。

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三四岁的蒙童,就要学习所谓的特长。爸爸妈妈,也忙得使自己的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生活怎么会变成这样!没有母爱,童年的生活,将会变得枯燥,苦涩,乏味。在这个小院落里,嫂嫂和姐姐学会了补衣、做鞋。这里没有大声的喧哗,只有慢声细语的传承。这里只有家庭的温馨,没有生活的浮躁。这里只有亲情的交融,没有争夺的讹诈。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母亲是天,孩子就是天上的星星。母亲是地,孩子就是地上的小树。我至今仍然有念家的情怀。

那西边围墙的顶部,两边是斜斜的坡。春夏秋三个季节里,在土墙的顶部,会看见上面长满蚂蚁菜。到了开花的季节,蚂蚁菜上,开满了许多的花儿。有红的,黄的,还有粉红色的呢。堂屋的后面,是一个与堂屋相连接,其它三面都是用土墙围起来的院子。土墙虽然不高。但是,一般的半大小孩,还是翻越不过来的。北边的围墙,西部一段是围墙,中间留有柴门,方便出入。东部一段有两间小房子。一间是猪圈,一间是茅房。在雨雪的天气里,我们上茅房,是不会淋到雨雪的。这是爸爸妈妈的勤劳,给生活的又增添的一个亮点。这个后院,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尤其是在满树的大枣长熟了的时候,我更喜欢到那里去。平时,大多是拽着妈妈的衣裳,要妈妈割些韭菜,或摘些蔬菜,炒炒给我吃。大枣红了的时候,我便更多的是拽着爸爸和哥哥们的衣裳,要枣子吃。他们也乐于这样做。因为,他们在帮助我的同时,自己也享受到了一些。帮助别人,自己也能分享到一份成果,这是我们经常应做的事情。人,自私到只有自己的时候,他的人生道路,将会荆棘丛生。社会生活如发展到这种程度,人人只为自己,眼里只有自己,这个社会,会乱套的。巧取豪夺,坑蒙拐骗,我们应该唾弃这样的恶劣行为。

我们家前排有五间房屋。最东边一间,住着我们几个没有成家的小光头。最西边一间,住着我的大哥大嫂。大门的西侧一间,放有一个对窝。我的爹爹,乐于助人。他将对窝放在前门边上,方便乡里乡亲的邻里来磕米。对窝是用大青石锻造出来的倒四菱体,上面大,下面小。上面的中间有一个半球体凹槽,用来放被磕的食物。放好后,再用石锤磕。用对窝磕米的时候,我还很小。所以,自己从来没有动手干过。只是因为有人唱劳动的号子,经常到现场看过不少次。有人磕米时,不作声。有人磕米时,唱着劳动的号子。有唱得非常好的,还是很好听的。这种劳动的号子,曲调十分简单的,节奏性却很强,号词也没有固定的。你可以站在边上看。但是,你可千万不要流口水。否则,你的好吃相,就会被编进去,数落一番。那时候,零食很少。特别是过年的前夕,做有些食品,都是熟食。你站在边上,嘴角会不知不觉地就流起口水来。有时候,会把布卦外面的兜兜,都淋湿一大片。

我的父母是朴实勤劳的庄稼人,种田不怕困难,劳动不辞辛苦。泡稻种,育秧,拔秧,插秧,收割,晒粮。田里有做不完的活,他们更有使不完的力气。有一次,天下着大暴雨。父亲对母亲说,这天下这么大的雨,田里淤水太多,会把咱们家的秧苗淹坏的,他要到田里去看看,如果田里的雨水太多了,他要在田埂挖个缺口,将田里的水放掉一些。母亲也要去。父亲说,雨太大了,你就不要去了。我去看看。母亲坚决要去。父亲没说话,就将蓑衣穿上,母亲亲手帮父亲蓑衣的衣领部位系好,不让雨水渗入领口里。母亲将父亲的蓑衣系好后,也拿了一件蓑衣穿上,非要和父亲一起去。父亲执拗不过,只好一道。

外面下着滂泼大雨,不远处的树木,被雨水涂抹得模糊不清。像大写意的淡墨风景画。遥远的田野,都已消失在雨雾中,不知哪里是天,哪里是地。父亲和母亲,一个人拿了一把大锹,一前一后,高一脚浅一脚地向我家的田间走去。父母的背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千盆大雨,朦胧了我父母的背影。但是,这一幕情景,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我深深地体会到,朱自清看见父亲的《背影》时,那对父亲的爱,对父亲的敬仰,字字句句,情真意切,溢于字里行间。我们的父母携手共行,走过人生最艰苦的岁月,迎来康庄大道,看着我们一个个都已长大成人,倍感自豪。父母的勤奋劳动,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无论是哥哥们上学,还是我和弟弟上学。我们的家庭,从来没有在经济上影响我们。我们几个孩子,也没有一个因为经济问题而辍学。我们的家庭教育,给我们以很大的鼓励。几位哥哥和我,也就学会了相互呵护,相互提携,相互依托。我的父母,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他们的身传言教,将使我们几个孩子终身受益。他们教我们热爱劳动,快乐生活。

人生的风风雨雨,我们需要有许许多多的驿站来伫足,需要许许多多次父母的呵护和鼓励。就是我们长得再大,家庭仍然是我们的精神依托。安全的,充满温馨的,情意融融的家庭,是我们每个在外出飘零游子的最好港湾。我们每个孩子的茁壮成长,仍然需要这样的大家庭,充满关爱,热爱劳动的大家庭。

➥ 本文由(方寸)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你被写进我的信里

我们“星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为期十天的支教生活就要接近尾声了。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而我们总想留住些什么。于是今天上午,一班和三班的班主任都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课堂作业——给自己最爱的人写一封信,让孩子们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或者是这些天相处的老师写一封信,给孩子们一个流露心声的机会...

愚人节的约会

如果说网络是一个虚拟的桥梁,那么网络中所谓的感情便是神秘的面纱。虽然我是一个对网络并不着迷的人,但曾经在网络这个没有深浅世界中我还是迷失了方向,甚至是投入了真情。 在QQ中她的网名叫“雨”,加她为好友主要是看重了她个人资料中的一段话“假如有人说爱我,那么只可能是我的甜蜜让他心动!假如有人说恨我...

和女朋友分手你还能做些什么?

最近很多人问我:和女朋友分手还能做些什么才能挽留,我只想说岁月在你的脸上留下雀斑,却在我的心底刮走回忆。成长是不得已的告别,也许这都是成长必须要经历的东西,生活会教会我们如何治愈一颗脆弱的玻璃心也同样会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地面对失去。这是人生中的一堂有痛感的必修课,一边痛一边长大...

我给父母写封信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谢谢! 感谢你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让我来到了这美丽世界; 感谢你们给了我健康的体魄,让我享受了这五彩生活; 感谢你们给了我执着的精神,让我勇敢地面对挑战。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你们辛苦了! 给了我温暖的抚触,你们的手却变粗了; 给了我挺直的脊梁,你们却弯下了腰;...

家访心得

今天是我们三下乡的第六天,一切还是一如既往的顺利,只是那今天下午我们这里狂风骤雨。一开始我还担心今天下午会有很大的台风,所以我们都没有让学生们过来上课,但是他们还是到了学校,所以我们今天下午去了他们家里家访,同时也是为了送他们回去,怕他们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大雨。在今天的家访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