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苦,不值得抱怨

阅览4779 作者:刘同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314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有些苦,不值得抱怨

文/刘同

明天就要离开家回北京了。没有参加朋友最后的聚餐,躺在卧室的床上看关于北漂的文章,听父母亲戚在客厅里的对话。

早些年,每次说到我在北京的时候,父母的朋友总会说:真不错,敢去北京。再听说我在一家不错的传媒公司任职,他们就更觉得我一个外地人在北京打拼很不容易。其实我们公司的大老板,二老板,三四五六七老板,都不是北京人。其实大多数单位和企业,大多数人都是北漂,所以谁都不是别人眼里的外地人。也许,在无数常驻北京打工人的心里,北京人才是外地人吧。

每次回家过完年,重返北京时,心情都是最复杂的。那时,也是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留在家乡工作,会怎样?这种问题基本只是提提而已,连想都不愿意想。留下来?也许根本找不到工作。留下来?也许根本不能适应凡事都要讲各种礼数规矩的小环境。耍性子是不可能的了,与合作者翻脸,更是想都别想,资源就这么多,犯一点错就难以翻身。而北漂与之相比,则充满了机会与包容,这家公司不行就换一家公司。这个行业不行,就再换一个。人人都忙得要死,没有时间去针对你。从这一点上来看,选择北漂比留守家乡似乎更轻松些。

回家和很多即将参加工作的朋友聊天,大多数人觉得北漂是个伟大的举动,勇敢又光荣。其实,北漂只是一个人无法忍受一成不变的生活,而做出的选择,在一眼便会望到头的生命中被迫做的改变。说好听点是为了理想,说世俗点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欲望。

为了不看人脸色生活的欲望,为了想睡到几点起就几点起的生活欲望,为了一个月凭本事赚父母一年工资的欲望,为了可以一个人独自生活的欲望,我们选择了北漂。这些人互不打扰,相互体谅,在有序的规则里协作,也有人结为伴侣生儿育女,为自己的北漂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

看了一篇关于北漂的文章,不禁感叹北漂的岁月。一个北漂的决定,让本是普通人的我们,找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途径,不仅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还结识了很多成就彼此的人。以往不习惯说拒绝的人,在北漂的日子里,也渐渐变得知道自己要什么,开始学会说“不”,从而获取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以往不相信自己的人,也因为更多陌生人的信任,让他们也重新认识了自己,发出“原来我也能这样”的感叹。

因为有了北漂这样的选择,所以很多人才有了可以自己把控的生活。如果你是一个为自己的人,北漂定会让你找到一个接近真实的自我。如果你是抱着某个伟大的理想与抱负而选择北漂,或许它会给你浇一头冷水。所谓北漂的过程,大概就是教会一个人先适应在大海漂着,再学会为自己建造海市蜃楼的过程吧。

明天这个时候,我又会回到岗位为新一年的工作而忙碌了。虽然有点背井离乡,但一点都不觉得悲壮,都说拼搏和奋斗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拼搏和奋斗的机会。北漂也许一开始都挺苦的,但每个人都能遇到自己曾遇不到的那些机会,那就是最大的便宜。

我记得在朋友圈看了一段对话(未经过考证,但着实震撼)大致意思是,有人对马云说:我佩服你能熬过那么多难熬的日子,然后才有了今天的辉煌,你真不容易。马云说:熬那些很苦的日子一点都不难,因为我知道它会变好,我更佩服的是你明知道日子一成不变,还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照常过,换成我,早疯了。

有些正在经历的苦不值得抱怨,因为你知道它们迟早会变好。

➥ 本文由(高歌)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外婆手上的长烟斗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外婆手上随时握着一杆长烟斗,一天要抽上好几斗旱烟。 外婆特别爱干净,屋里屋外从来没有半点灰尘。空闲的时候,外婆要么用木制的梳子把她那长长的头发梳理得光光滑滑,然后把它缠成一个髻,再用一个网状的黑色小袋罩在脑后,外婆管那东西叫高巴髻儿;要么在木盆里盛上大半盆热水...

七个孩子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一段别具一格的童年记忆,而儿时的玩伴则是童年的主题曲,他们贯穿整个童年,丰富了童年的生活。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共七个人,来自不同的四个家庭,但心却紧紧连在一起。有两个较大的哥哥,一个阳光,一个平静,两个女孩:一个温和,一个简单,三个较小的男孩,一个爱笑,一个暴躁,另一个多动...

朋友间的灵犀相通是一份感动

山水相隔,时间交错,或许我们会因为道路封锁了所有的音讯,因为尘埃湮没了所有的往昔;或许你此刻正孤立无助地在远方为生活而奔波,当你心灵面临困苦时,你第一个想起的是找你真诚的朋友诉说你心中的烦闷。朋友,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词语,此刻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你孤独的行程。培根说过:“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

元宵节的前一天下雪了

正月十五那天,我没有去祖父家过节,一个人去小吃城要了碗酸辣粉。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惧怕过节,大概是从祖母走了以后吧……葬礼之后,血脉相连的亲人们在利益与责任面前的暧昧,让我觉得有些陌生。也许,大家都不适应于目前的状态。知道他们都要去祖父家过节,我便不去了。 元宵节的前一天下雪了,雪很大...

支教之师亦有错

在我的中小学生时代,老师就是知识的化身,我也从来不会质疑老师。因为在小孩子眼中,老师就是无所不知的,就是博学多才的。可是我却忘记了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世界上的一切都不是完美的。 现在我已经变成了一名老师,间接地也成为了孩子们眼中博学多才的那个人。我感觉自己身上负担的责任变得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