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

春来梨花开 春风中的梨树开花了。 梨树在我家老屋门前,它的体态与老屋如出一辙地老态龙钟,但是,每年的早春,它依然开出满树梨花,其青春气息美得令人窒息,倒春寒时,那满树梨花有时倒扮演了雪的角色,让我觉得那不是梨花,而是一树白雪。 梨花的性子淡,开出来就不急着落,直至新叶长出来,就成了一树淡青白色,特别有意境,胡兰成有个赞桃花的词叫“简静”,我觉得用在梨花身上更为合适。梨花白得纯净素洁...
分类
我的故乡,坐落于沂蒙山腹地的一个小山坳。这里风景怡人,春季山花烂漫;夏季流水潺潺,秋季瓜果飘香,冬季白雪皑皑。这里的山虽不是很高,但一环环的,层层叠嶂,秀丽挺拔,山上怪石嶙峋,山涧纵横,好不壮观。这里盛产花生、地瓜、玉米,最出名的要数这里的蝎子,这里以生产长有八条腿的沂蒙全蝎而闻名全国,乃至出口国外。 在故乡的有一座山。这里的沂蒙全蝎最肥美,产量最高。山顶有一块巨石,圆圆的犹如一面战鼓盖在山顶...
分类
桥 大风起兮 我住的这镇虽小,桥却很多,镇的四周都是桥。想进镇,都得过桥。 我的住房两边就有桥。右侧的那座桥,就是三年前建的。每天我都要踏过这桥去吃早餐,去上班,去书店看书,去朋友家串门。 在我闲暇的时候,我往往喜欢去左侧的桥。那里靠山,依着田野。桥的周围是一丛一丛的竹林,桥下流淌着永不停息的或深或浅的水。这里是一个很容易长情感长思想的地方。夜晚总有一二对情侣靠在桥栏上,迎着凉风或是暖风或是寒风...
分类
家乡风景美如画 刘继智 我的家乡是地处鄂豫交界、江淮分水的大悟县,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山脉逶迤,山峦高耸、高崖屹立、陡岩叠起,奇石居多;小溪串联、幽潭广布、瀑布连珠;古寨蜿蜒,古居古刹,深藏林间;森林茂密,奇花异草,色彩绚丽;珍禽走兽,出没林中。堪称鄂北灵秀之地,武汉后花园并不为过,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中原、江汉户外旅游、探险、观光、休闲的理想之所。 家乡大悟素有“二水七山半分田”之说。界分三河...
分类
乡村的月光,如白玉盘一般,盛满千百年的沧桑,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吟咏,游子的离别,情人的相思,或者将士慷慨赴沙场,或者兵荒马乱、烽火狼烟……人间,无数故事在这轮月光中演绎,往事越千年,但乡村仍在,故乡也在。 乡村有太多的悲欢离合,鸡毛蒜皮让它从初一忙到十五,把忧伤抹去,擦出一个圆圆的笑靥,然后倾泻下来,落入今夜的茶杯。故乡盛产茶叶,每到春天,便弥漫着浓郁的茶香。月光浸润的庭院,幽幽古意,朦胧如诗...
分类
“我的家乡”征文+村里的故事 村里的故事 耿永君 我们村叫“安上”,据说是因为村中央的山门滩过去有“尼姑庵”,所以村名为“庵上”,后来改为“安上”。村名神神道道,村里有祖宗们留下来的不少有趣的地方,那些地方也就有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山门滩 村西北面有一条小沟,沟里有小河,河两边窑洞里住着人家,叫“后沟里”,耿姓居多。小沟很窄,抬头一线天,沟里槐树茂密,夏天连一线天也看不到,从早到晚阴森森的。...
分类
我对动作的渴望一如继往,从未减弱。即使在城市呆板的抽象思维,或是人工产品的深刻影响下,我仍然以古老的方式寻求欢乐、吃喝、摇摆。虽然我的举止不免有点荒唐,但却是不可抑制的需要,我要以简单的肢体活动来表现自己。有鸟儿从水面掠过,水面立刻就将它的姿势,刻录在记忆里。倘若碰巧有灵感的风吹来,水面荡起的涟漪,便会将鸟儿的姿势,再次活鲜鲜地搓捏扭动,从而使原本鸟的姿势,上升成了水的类似于散文的姿势...
分类
记忆中的故乡是民风醇厚,风景朴实的小村庄。那里没有高架桥,也没有互联网,有的只是平淡的日子和人们的匆忙,但正是这些平淡的日子,让我终身难忘。 平淡的日子里,父母总是早出晚归,所以,家里面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来照顾我和姐姐。农村的孩子都是“野孩子”,所以,爷爷奶奶照看我俩颇是费劲,有时候就任由我们去外面“疯”,来落个清净。姐姐是孩子王,因为小时候她个子长得早,比她们同龄人都高,我比姐姐小四岁...
分类
曾听人讲洋话,说西洋人喝茶,把茶叶加水煮沸,滤去茶汁,单吃茶叶,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新近看到一本美国人做的茶考,原来这是事实。茶叶初到英国,英国人不知怎么吃法,的确吃茶叶渣子,还拌些黄油和盐,敷在面包上同吃。什么妙味,简直不敢尝试。以后他们把茶当药,治伤风,清肠胃。 不久,喝茶之风大行,一六六○年的茶叶广告上说:“这刺激品,能驱疲倦,除恶梦,使肢体轻健,精神饱满。尤能克制睡眠...
分类
大雪时节,严寒已近,此刻,放眼望去,万木萧瑟,繁华尽褪,素颜以对。你看那依旧伫立在道路两旁的大树,只一个季节的轮回,就让它不再往日的青葱苍绿,此刻,落叶飘零,形瘦如柴。 就好像一个人的一生,当青春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一生的风雨阅尽,一生的时光交付,此时,仿若到了万物凋零的冬季。一生的辛劳与耕耘,已是万粒归仓,各得其所,却唯有自己,竟有了几分鳏寡孤独的况味。 只是,大树叶落,来年还有再绿的时候...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