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尽头是梦想

阅览626 作者:斯夫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2089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大风起兮

我住的这镇虽小,桥却很多,镇的四周都是桥。想进镇,都得过桥。

我的住房两边就有桥。右侧的那座桥,就是三年前建的。每天我都要踏过这桥去吃早餐,去上班,去书店看书,去朋友家串门。

在我闲暇的时候,我往往喜欢去左侧的桥。那里靠山,依着田野。桥的周围是一丛一丛的竹林,桥下流淌着永不停息的或深或浅的水。这里是一个很容易长情感长思想的地方。夜晚总有一二对情侣靠在桥栏上,迎着凉风或是暖风或是寒风,喃喃细语。不远处的田野,绿绿的一片。偶尔,还有一二头牛,用硬硬的尖尖的牛角撞进的你的视野。不时听到顶空鸽子拍翅飞翔的声音。这些东西总是把我的思绪扯得很长很长。

站在桥上的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仿佛是站在故乡的那座桥上。毕竟它是我人生的第一座桥。毕竟人生的第一有太多的纪念价值。第一次考100分,第一次进城,第一次拍拖……正有了人生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人生才一步步丰富起来,一步步深刻起来。

只不过故乡的那座石桥,古朴而又沧桑。究其历史,也不过是十来年的历史。前年我回家乡的时候,桥身依旧,桥面却是伤痕累累了。它的前身是一座木桥。就是用一溜儿木桩立成,再用马钉把几根树木钉在一起而架在木桩上的那种桥。寒是寒伧点,可是实用。平时,我总是通过它,走进学校。而周围的村民,通过它,走向广阔而肥沃的田野。

就是这样一座桥,我走过了童年的岁月,走过了意气风发的学生时代。

三春天,是河水发情的季节。那种季节,河水总是涨得很快。一道闪电,一声春雷,一场暴雨,河水就漫过了木桥,得意洋洋地在木桥边打个漩涡,笑嘻嘻地远去。

这个时候,父亲总是背着我,小心翼翼地用脚探索着桥面,把我送过桥。幼时的我就伏在父亲宽厚的背上,过了桥,我还抱着父亲的脖子,赖着不肯下来。父亲总是笑哈哈地背着我多走一段路。放学了,父亲又早早地等在桥头。

大暴雨自是不行了。一夜过去,原来的木桥,就像远古的一个神话,变得渺茫不可寻。这时父亲只好带我去下游两里多远的石桥。三番五次,自然极不方便。而去田野劳作的乡亲们,也极感到不耐。于是不耐烦的情绪,就扭结成了一股积极改变的精神。于是石桥就诞生在这股积极改变的精神里。后来我就想,人是需要那么一点点精神的。

正如某一位哲人说,人必须因生存才能活着,但人活着不完全是为了生存。虽然我们不可能像智者、哲人、思想家那样具有丰沛而强壮的思想,但人起码的一点精神得有。这一点也是我站在桥上所感悟的。那时我已在小城的一所重点中学读书了。

当石桥建成的时候,我们小朋友都去看了。看到那消然耸起傲然挺立的石桥,看到那崭新光洁平整的桥面,看到那桥下祥和平静的流水,我们欣喜得就像在三春天里上下翻飞的花蝶。可欣喜之余,我总有一点怅然若失的感觉。也就是说,我有点怀念那座木桥了。我怀念父亲背着我走在木桥上那种有点摇摇的感觉,还怀念春天有那么几朵白花或黄花零星的开放在木桥上,还有木桥边生长着的那密密的深绿色的苔藓……

自然,石桥给予了水更多的生机和活力。石桥的凌空耸立和水的灵动飘逸,相互辉映。石桥,无疑让相隔两岸的田野更密切了,更厚实了,也更丰富了。人们常说,没有爬不了的山,没有过不了河。就是因为人们始终坚信能找到那么一座桥,哪怕是建一座桥。

当田野金黄一片,满镇飘荡稻穗清香的时候,炎热就逼得蝉躲藏在浓密的树叶里叫“知了知了”,逼得每家每户把所有的窗子打开,逼得所有的老人都摇着大扇子,也逼得我们这些小朋友不得不彼此吆喝着冲向河边。脱光身上所有的衣服,扑通跳进河里。于是欢声笑语和水花一起,在河面上四处飞溅。

我们最喜欢的还是来石桥这里玩水。我们一溜儿排在石桥上,齐喊着“一二三”,扑通、扑通跳进河,然后游过桥底,又爬上桥来,再跳。玩累了,我们就躲在桥底下,背着石柱休憩。我想,我童年的欢乐有一半都是这桥给的。而童年中的记忆是最纯粹的,每一份情感都经过了真善美的过滤和以后人生道路的锤炼。

夏夜,繁星点点。劳累了一天的父亲,也带着条毛巾来到桥上了。父亲泡进水里,用毛巾慢慢地搓,仿佛要洗掉身上一天的疲惫。四周很静,除了河水哗哗的流动声,还有那蛙儿呱呱的叫声外。远处是村庄闪闪烁烁的灯光。藏青色的山影迷茫得似乎与天相接。

父亲喜欢叫我搓背。父亲的背粗糙而坚硬,和石桥的桥面一样,没有一点柔和的感觉。把父亲和桥联想在一起,是我觉得父亲和桥有太多相似的地方。比如:粗糙坚硬、坚守自己脚下的土地和使命、默默地承受风雨的打击等。搓完背,父亲还要到石柱上,用背顶住它,狠狠地搓。没事做的我就把目光盯住了一闪一闪会发光的萤火虫儿。那一闪一闪会发光的萤火虫儿,不知给我带来多少的美妙而奇特的想象。多少次,我把它捧在手心里,把它放进空瓶里。我无法理解它如此小的身躯竟然会发出如此明亮的光。就是现在我也没弄清楚。

当我像上面说的那样,有了那么点点精神的时候,我已经在小城读中学了。学校背后约100米就是河流,不远处就耸着一座大桥(当然是和小镇上的石桥比)。于是桥成了我精神放飞的最好地方。多少次,我站在傲然耸立的桥面上,目光越过层层楼房,望着远处茫茫的群山,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声音在呼唤:无论我站得多高,都不能望过这茫茫的群山吗?

真的,是桥托起了我的梦想。

➥ 本文由(墨客)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杨绛散文集《遇仙记》

事情有点蹊跷,所以我得把琐碎的细节交代清楚。 我初上大学,女生宿舍还没有建好。女生也不多,住一所小洋楼,原是一位美国教授的住宅。我第一年住在楼上朝南的大房间里,四五人住一屋。第二年的下学期,我分配得一间小房间,只住两人。同屋是我中学的同班朋友,我称她淑姐。我们俩清清静静同住一屋,非常称心满意。...

关于爱情陪伴的抒情散文

爱情是我们心中一种无限的情感和外界一种有形的美好理想的结合。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爱情陪伴的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赏。 关于爱情陪伴的抒情散文篇一:相伴是最好的生活和爱情 人世间,很多人谈论着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爱情;有的人纠结于如何抉择爱情还是生活。没有最完美的诠释和最标准答案,相比较而言...

夕阳下的恋人

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夕阳下的恋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阅读网的作文栏目。 十五岁那年我第一次收到了男孩的情书,那时的我青涩懵懂,根本不知何为爱情。只知道打开情书的那一瞬间我的心跳加速,脸红的像滴血的玫瑰一般,生怕被其他同学知道班上的男同学暗恋我...

别怕,总有使者会爱你

“哇塞!水满了!” “是啊,不容易!” 这是2017年春节前回老家路经卧虎山水库时我和爸爸的对话。 我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老家就在济南市南部山区卧虎山水库边上。这里群山环绕,村落密集,水库给这里增添了一份不一样的灵动。老家有句传言“水是财”,水库里的水能给村民们带来好运。确实不错...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老咖啡馆(一)

遍布街角的咖啡馆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一大特色。南美是重要的咖啡产地,所以这里的咖啡价廉物美。咖啡,朋友,烤肉,足球和探戈是布市人民的生活主题。安静而充满咖啡浓香的咖啡馆给很多艺术家以灵感,也是历来文人政客聚集之地。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古旧咖啡馆里曾走出很多阿根廷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和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