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光棍”岁月

阅览2774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379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我们的“光棍”岁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阅读网的作文栏目。

刚参加工作那会,我才十九,直到二十五那年,也没个对象,名副其实的一个光棍。那时候与我一样的哥们姐们一群。那时没人说光棍,有这个词,但没有人说,至少没有像现在这样,挂在嘴边上,还弄出个“光棍节”,让我感觉很没内涵。大家在一起,感到很快活,很有意思,根本没有“光棍”的意识。

工作之外,我们就是学习、争论、郊游和联谊,每一天都很充实。有了对象,就像有了负担,恋恋不舍地离开“光棍”群,反到成了孤行的燕。

“光棍”那些年,是我很难忘却的岁月。许多了发生的故事,有让人落泪的,有令人感慨的,还有许多恶作剧--现在想起来,还常常让我乐地喷饭。记得有一天,下班了,谁也不愿回家,聚在我的办公室里侃。侃国家大事,侃世界风云,侃厂里的管理,侃找啥样的对象,想到什么就侃什么。侃着侃着,就侃饿了。有人出去买回烧鸡,边侃边吃,抢着吃。那时候没有你谦我让,没有好意思不好意思,谁抢着多吃一口,谁就是英雄。吃完了,忘了谁出的馊主意,把吃剩的鸡骨等等,用报纸包起来,包的方方正正,放到楼下对面的墙头上,我们趴在窗前,看哪个过路的人捡。还别说,真有人捡。就见一位骑自行车的中年男人,骑到这,看到了墙上的纸包,停下来,四处看看,见没人,抓起纸包,飞一般地跑了。引得我们在办公室里笑弯了腰,笑得眼泪都下来了。

那时,我们这些光棍,工作,干活可都是好手。谁都在心里较着劲,说啥都没用,看谁的奖金多,看谁上光荣榜的次数多,那才是真英雄。表面上都是嘻嘻哈哈,背地里暗使劲。你晚上加班一个小时,我就多加两个小时。你来的早,我比你来的更早。那时的光荣榜上,基本上都是我们这些“光棍”。

那时候,没谁说累,没谁说没意思,更没有谁事了吧叽的传闲话,弄是非,大家好的像一个人似的。谁家要是有啥事,不请自到,有活干活,有事办事,见啥吃啥,没挑没嫌。特别是逢年过节,呼啦啦,大队人马,骑着自行车,挨家串门,好不热闹。哪像现在呀,别说串门了,谁知道谁家在哪呀。再说了,现在的家家户户,装饰的如宾馆一样豪华,进门就得拖鞋,在屋还不能抽烟,喝水还得用纸杯--现在,不是特别的关系,特别的事,谁还到家串门?

那时,我们的精力相当的充沛,可我们非常珍惜我们的精力。学习,是我们的每天工作以外的重要内容。那时的我们,谁不是读夜校?谁不在读函授?风里雨里的,骑着自行车,奔跑在夜的城市里。那时的我们,就怕别人说自己不学习,不读书,不学习,很让人瞧不起,找对象都很难。

在厂里,我们还都是钻研技术的积极分子,谁要是弄个小改小革的,肯定要被大家拥着,抛向天空,之后,还要请客吃喜糖,谁让你又拿到技术革新奖了。

那时的我们这些“光棍”有着高尚的理想,有着奉献的精神。我们能在休息日里,骑着车,参观烈士陵园,能坐车远去,看雷锋纪念馆,能早晚上街维护交通,能牺牲个人时间,去公共场所打扫卫生,能上街为民服务,能照顾孤寡老人,能--现在的“光棍”们,能吗?

“光棍”岁月,毕竟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渐渐地,我们都有了对象,都成了家,有了孩子。但是,每当我们坐在一起,谈起我们的“光棍”岁月时,谁的心里都是暖暖的,抑制不住地兴奋的。谁能忘却那样美好的时光呢?

过去的,过去了,但是,有许多该记住和传承的东西,还是应当记住和传承下来。

➥ 本文由(水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冬雨葬流年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否就不会拥有那么多心酸,流年过往,匆匆雨水,席卷了我所有脑海中的思绪。那些杂乱如麻的,却是我怎么也理不清,是执念太深,还是伤感太重? 习惯了听一个老人絮絮叨叨地念着陈年旧事,那些听起来很遥远,很真实的农村故事,那些大宅小院里的细细碎碎,她的脸上却很安详, 静静地想...

夏特纪行

临行前夜,仍然对翌日的夏特之行心怀畏惧。十二月的疆南,虽比疆北略温暖几分,但终究是冬时,免不得寒风漫卷,瑟瑟而行,更不消说山谷露营,四下里冰雪覆盖,北风携着寒气拂面而过,那万径无踪的孤寂,只是心中想像便已寒战不已。然而,当我穿过坚冰结固的木扎特河谷,攀过满目疮痍的山丘壕沟,站在层层叠叠的冰川之上...

梦幻灯光展

2016年的8月底,九色鹿培训班的英语课程已经开始了,假期所剩不多。过了这个周末,等待我的将是新一轮的忙碌,六年级了,关键性的一个学年。我丝毫不敢放松,语文特训、奥数,英语,早早就报了名,加上拉丁,书法,二胡这些兴趣班,我把周末安排了满满的。 燕子和本家妹子都在群里聊天,大家都在谈着孩子的学业...

年味最浓是回乡

小辉和阿花是一对来自江西的夫妇,来高要打工十多年了。刚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才刚结的婚,在我家门前搭了个棚子,做着打棉胎的生意。 一捆红白蓝彩条布,四个柱子绕一圈,就成了最简单的店铺和家。几块木板搭建的床,既是他们的工作台,也是他们休息的地方。电是临时接的,水是井里挑来的。寒风裹着雨水钻进来...

描述同桌的你抒情散文作品

同桌总是第一个发现你的喜怒哀乐,然后逼你招出真相。在老师提问你时,同桌会在纸上写下答案,你看不懂、她比你更急。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述同桌的你抒情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描述同桌的你抒情散文作品:同桌的你 还在上小学那会儿,班里有个男生叫做“臣”,瘦瘦小小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