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

阅览637 作者:李亚军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59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眼看着就能吃上今年的新麦了,寡居五十多年的外婆终究没能挺过这场突如其来的病痛。

匆匆赶回老家时,灵棚已经搭起,村子里的老老少少也都陆陆续续的赶过来帮忙了。九十一岁高龄的刘老先生和几位年长者商量后,写下挽联:严父久逝慈母持家苦寒尽,寿终永诀德泽亮节留后世。

外婆十四岁成家,在不满三十岁时,外公就病逝在了外地,丢下外祖母一个人独自拉扯着尚未成年的四个儿女艰难度日,看尽了人间的眉高眼低、尝遍了世上的艰辛冷暖。

在我小时的记忆里,每年都能见到外婆养蚕、纺蚕丝、绣兔娃、猪娃和老虎鞋的情景。每逢乡里集会,外婆都会用一块很大的粗布包袱,将红、黄、绿、兰、粉等各色的蚕丝和绣好的鞋包裹在一起,用独轮车推着,拿到供销社外的集市上去摆地摊。那个年代,不像现在这样成片成片的栽树,为了采够一天要用的桑叶,外婆每天都要跑遍周边好几个村子,并且要来回好几趟。时至今日,还常常会梦到外婆手端着煤油灯,半夜里一次次的起来喂蚕的情景,耳畔也时常会响起蚕吃桑叶发出的沙沙声。

七十年代的农村,普遍都很穷困,端着小碗满村子里借盐,提着布口袋到处借粮是常有的事,更不要说借钱了。就是在那样的境况下,外婆还时常让我用瓢去灶房的瓦盆里舀一瓢包谷面给村子北头的哑巴和冷大娘家送去。村里来了要饭的叫花子,有的人家会把讨饭的往外撵,外婆总是会喊我,让我去灶房的蒸笼里拿半个馍,再端一碗水出来。那时候,大多数人家都是用麸皮来喂养小狗小猫这些小动物,外婆总是用馍喂养,她常念叨的一句话是:都是活物,差也不差这一口。外婆的晚年有些痴呆,每到冬天,就会一个人,坐在村口那块半埋在土里的石碾上面,一动不动的注视着村口,任凭那刺骨的寒风吹乱她满头白发

夜里十一点多开始的祭奠仪式上,村北头的赵奶奶,让自己的两个儿子用轮椅推着,不顾众人的劝阻,硬是颤微微地从轮椅上下来点香叩拜,曹大娘也领着年幼的小孙子从省城赶回来了,腿脚不灵便的辛大爷也是不听劝阻,跪倒在灵前,奠酒祭拜。乡邻们祭奠完后,是所有来的亲戚和孝男孝女们祭奠,持续不断的哭声和凄婉哀伤的乐声一直到凌晨一点多。

清晨4点钟的时候,一两声鸡鸣伴着唢呐声和鞭炮声,从村子北头开始往南一路响了过来,这是在提醒大家要起灵了。人们纷纷打开院门,手里掮了铁锨,一路跟着往村子西北角的坟地走去。孝男孝女们的哭声混合着唢呐,紧随着灵柩,向着坟地缓缓而行。

远处,连绵的群山笼罩在一层薄雾里,方圆十余亩的乱石滩里,或高或低的错落着一座座老墓新坟

从坟地返回时,我独自一人,走在人群的最后面,泪光中,年迈的外婆微驼着背影,依旧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村口

➥ 本文由(星辰)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做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不做就彻底没有

做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不做就彻底没有 在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除了在家和我爱人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我跟领导和原来同桌待得时间比较长,我领导是深受《古惑仔》影响的那代人,影响到还真的去混过黑社会,他的口头禅是电影里的台词“做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不做就彻底没有”,当然对着我的口头禅就变成了...

80后创业正逢其时

常言道30岁是而立之年,可是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创业并且拥有自己事业的80后并不在少数。绝大部分的这代人也都是在上班。如果你是公务人员也就算了。如果不是公务人员,你也不用羡慕公务人员。因为或许他们也在羡慕你。羡慕你什么呢?羡慕你不在体质内,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在天空飞翔。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

体验后勤工作的感悟

今天早上,迎着初升的太阳,缓缓醒来。昨晚组长并没有安排早上的工作给我,所以我洗漱完毕之后,便发了一会呆,然后下去吃早餐。吃了早餐,就不知道怎么消磨自己的时间了。不知道如何晃荡那么久,后勤组的小伙伴便买菜回来了。看到自己闲得无聊,又看到后勤的小伙伴们聚集在树荫底下便洗锅碗瓢盘便谈笑风生的样子挺好玩...

听说,你曾来过

那么的巧合,我曾在梦里见过你;又是那么的偶然,我在教学楼上看见你走在校园里的身影。呵,这是多么戏剧性的一幕,戏剧的有点儿不能让人接受,可是,它偏偏就这么可笑的发生了。后来,我们认识了,你认识我比我认识你晚了一大步,没人知道,我了解你的到底有多少,那是一个懵懂的无知的年纪,不知不觉间,有些东西俏然滋长...

妈妈的花样年华

说到花样年华,人们一般都会想到充满青春活力像花儿一样的少女,但是即使年龄大了也能有属于自己的花样年华。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妈妈的花样年华,即使她已年过五十,依然心态年轻,绝不输给年轻人。 在五十岁之前,妈妈不曾为自己活过。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就要帮着父母种田和做手工,两个弟弟出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