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

阅览638 作者:李亚军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59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眼看着就能吃上今年的新麦了,寡居五十多年的外婆终究没能挺过这场突如其来的病痛。

匆匆赶回老家时,灵棚已经搭起,村子里的老老少少也都陆陆续续的赶过来帮忙了。九十一岁高龄的刘老先生和几位年长者商量后,写下挽联:严父久逝慈母持家苦寒尽,寿终永诀德泽亮节留后世。

外婆十四岁成家,在不满三十岁时,外公就病逝在了外地,丢下外祖母一个人独自拉扯着尚未成年的四个儿女艰难度日,看尽了人间的眉高眼低、尝遍了世上的艰辛冷暖。

在我小时的记忆里,每年都能见到外婆养蚕、纺蚕丝、绣兔娃、猪娃和老虎鞋的情景。每逢乡里集会,外婆都会用一块很大的粗布包袱,将红、黄、绿、兰、粉等各色的蚕丝和绣好的鞋包裹在一起,用独轮车推着,拿到供销社外的集市上去摆地摊。那个年代,不像现在这样成片成片的栽树,为了采够一天要用的桑叶,外婆每天都要跑遍周边好几个村子,并且要来回好几趟。时至今日,还常常会梦到外婆手端着煤油灯,半夜里一次次的起来喂蚕的情景,耳畔也时常会响起蚕吃桑叶发出的沙沙声。

七十年代的农村,普遍都很穷困,端着小碗满村子里借盐,提着布口袋到处借粮是常有的事,更不要说借钱了。就是在那样的境况下,外婆还时常让我用瓢去灶房的瓦盆里舀一瓢包谷面给村子北头的哑巴和冷大娘家送去。村里来了要饭的叫花子,有的人家会把讨饭的往外撵,外婆总是会喊我,让我去灶房的蒸笼里拿半个馍,再端一碗水出来。那时候,大多数人家都是用麸皮来喂养小狗小猫这些小动物,外婆总是用馍喂养,她常念叨的一句话是:都是活物,差也不差这一口。外婆的晚年有些痴呆,每到冬天,就会一个人,坐在村口那块半埋在土里的石碾上面,一动不动的注视着村口,任凭那刺骨的寒风吹乱她满头白发

夜里十一点多开始的祭奠仪式上,村北头的赵奶奶,让自己的两个儿子用轮椅推着,不顾众人的劝阻,硬是颤微微地从轮椅上下来点香叩拜,曹大娘也领着年幼的小孙子从省城赶回来了,腿脚不灵便的辛大爷也是不听劝阻,跪倒在灵前,奠酒祭拜。乡邻们祭奠完后,是所有来的亲戚和孝男孝女们祭奠,持续不断的哭声和凄婉哀伤的乐声一直到凌晨一点多。

清晨4点钟的时候,一两声鸡鸣伴着唢呐声和鞭炮声,从村子北头开始往南一路响了过来,这是在提醒大家要起灵了。人们纷纷打开院门,手里掮了铁锨,一路跟着往村子西北角的坟地走去。孝男孝女们的哭声混合着唢呐,紧随着灵柩,向着坟地缓缓而行。

远处,连绵的群山笼罩在一层薄雾里,方圆十余亩的乱石滩里,或高或低的错落着一座座老墓新坟

从坟地返回时,我独自一人,走在人群的最后面,泪光中,年迈的外婆微驼着背影,依旧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村口

➥ 本文由(星辰)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不要成为实现梦想的机器

不要成为实现梦想的机器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他结婚早,有了个小孩。6年前他出来创业,由于业务方向不错,公司发展很快,虽然遇到一些困难,但在关键时候有小风险投资进来,让他的公司继续成长。这三年因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他的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业绩增长的难以置信。用他的话说...

奶奶的楼屋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永远矗立着一所老房子,那就是奶奶的楼屋。 当然,那座楼屋与今天的楼房是没法相提并论的。家乡小镇原有的老房子几乎都被铲除殆尽了,起而代之的是二层、三层甚至四层的小洋楼。高大,敞亮,不仅讲究通风、采光、舒适,也讲究美观。明净的玻璃窗在阳光下闪闪烁烁似明亮的眼眸眨呀眨的。显然,楼屋是鄙陋的...

找一个爱上这个地方的理由

今天可以说是很清闲的一天了,因为昨晚总结会议时,泽洙向周壁反应宣传组的工作过重问题,也给我们解决了一些工作任务。调研组有个外出采访需要有人跟着,我就去跟拍调研组了。泽珠问我跟拍调研组累不累?需不需要换个人来跟拍?我摇了摇头,其实真的不累的。 跟着调研组可以接触自己学校以外的更多的小朋友也是很有趣的...

厨房记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亦有“民以食为天”的说话。“三下乡”后勤组掌握着所有队员的胃,是给实践队员们提供动力的源泉,故此我感触颇多。 在进入村子的这段车程中,料想到后勤工作肯定比较多,不过转眼一想,三下乡就是来体验生活、锻炼自己的。于是想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你高估自己吗?真像鸵鸟那么大时,小鸡才会心

你高估自己吗?真像鸵鸟那么大时,小鸡才会心服 从年初起,把中断了一年多的羽毛球爱好重新拾起,自我感觉水平提高很多。总觉得目前羽毛球俱乐部里面那个能打赢我的老家伙(大我6岁),其实也能打得过他——如果我水平发挥得好的话。当初被打得找不到北,没几分钟就输了,我这个拉吊型的选手碰到老家伙的平抽快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