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

这个周末,没有任何事先准备,直扑顺德清晖园。这样的毫无准备,对于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清晖园而言,名符其实就成了一次冒昧打扰。 虽说打扰,其实就是东张西望了一会。没有导游图,没有解说员,也没有更多的说明文字。清晖园的原始印象,就独自定格在这个热闹的时代,供我等一众游人拍照参观猜测联想了。 清晖园,严格上说是一座私家园林。它没有皇室尊贵的大气,也没有易经八卦的风水讲究,更没有家族命脉兴衰的迷信...
分类
进入腊月,家乡的空气中便开始有些新年的气息了。 腊月初八,家乡要吃腊八粥。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大年的“热身”了。 月底,村中便开始相继宰杀自家喂养的年猪了。每家都有喂养近一年的一或两头生猪,年底宰掉,以备来年的荤菜,第二年餐桌上的生活水平,全由年猪的大小起决定作用。宰了年猪,新年也就近在咫尺了。 大约过了腊月十五,就要开始办新年的“年货”了。年货是为近半个月的春节准备充足的食物...
分类
正是秋高气爽,山色苍绿。山岚像一幕轻纱使山体处于朦胧的美丽中。红旗渠畔,一群激情澎湃的驴友,行色匆匆。 仙岩寺是入口,黄华寺是出口,一天的跋涉全在神道中了。 佛门的清静再次被红尘之风敲击,不知佛意是无奈还是欢迎?但驴友的目光只望着高山。 山坡林带,那是绿的海洋,波涛翻滚,浪花飞溅。我们在风浪中搏击,随着波涛的节奏起伏。退却夏日的葳蕤,载满秋实的金黄,一种富足与高贵的色彩充斥着旅人的眼眸...
分类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刘禹锡的“乌衣巷”。是在课文中学习了他的“陋室铭”之后看到的,但却令我对南京这座古城神往。原本对南京的了解和记忆大都是“纸上得来”且多为零星碎片,今日“躬行”到此方知,身临其境的重要:计划是谒拜夫子庙之后再逛乌衣巷,但到了夫子庙才知道:夫子庙,秦淮河,朱雀桥,乌衣巷,甚至鲁迅笔下孔乙己喝酒的咸亨酒店也傍其中,各抱地势,相通相融...
分类
周日的早晨一片宁静,空气如果冻般晶莹,满眼的绿铺天盖地,统治着充满希望的季节。小路静静地伸展在翠绿之间,小鸟欢快的鸣叫清脆又嘹亮,鸟儿们要把心里的话表述给人们:新的一天要从快乐开始。 候车,邂逅一束阳光,心里倍感温暖。在朝霞默默的注视下,开始一天的行程。出行,是既定的一种生活方式,从繁忙中脱身,获得短暂的轻松。人的生活需要调剂,让常紧的心理发条暂时放松。 巴车西进,直指太行...
分类
登山已有些时日了,跑过了不少的路线。去过四方垴、大垴、天脊山、金灯寺和天平山;走过千瀑沟、郭家园、轿顶山、拐弯山、莲花谷洞和猫路;穿越过八泉峡和王莽岭,登过田家沟,攀过刘家梯,还领教过愣登梯和羊角梯的风险……但如果说足迹踏遍太行山,也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太行山上驴线千条,我只能算是刚跨过新驴门槛而已。 周日的登山运动已成为了惯性,春节期间窝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几周,似乎生活只是在原地徘徊...
分类
修葺一新颇具汉代宫阙建筑风格的大门,一个棋盘布局的广场,一座矗立在眼前的高台,走过石材铺就的“楚河汉界”,迎面而来的是仗剑屹立的汉大将韩信的全身白玉雕像。园内曲桥流水,亭台水榭,古风今韵,万千气象,这就是拜将台。 初秋时节,利用在汉中办事的间隙,带着妻儿顺道又去游览了被称为汉初三遗址之一的拜将台古迹。 拜将台亦称拜将坛,位于汉中石城南门外,始建于公元前206年。占地约50500平方米...
分类
日出东海,落西山,自古更替,万物生生不息,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五彩斑斓的世界,动物和人类其乐融融的,在这片蓬勃茂盛的万千世界里和谐共处着。 如果说岁月是经得起年轮考验的一柄称,那么河流就是生机盎然的血脉,促使着万物奔腾不息的发展;有的时候淡然了,自以为是的忘却,融入到一抹淡绿色的环境里,轻飘飘的游走在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一望无际的稻田,长满了金灿灿的麦穗,名画的世界里,它永远都是最美丽的姑娘...
分类
不知不觉中秋已过,阳光不再炽烈,天空却出奇的蓝,云亦是出奇的多,自然的色彩因季节而丰富多彩;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心也是躁动,挤出一点时间在乡间走动,漫无目的,漫无目标的,自己认为时机合适,便按动快门。 拿着微单,拿着独脚架,摄影的装备很简单、随意,主要是想轻装步行,拍拍乡间的秋色和秋收景象。 九月,田园飘荡着稻谷即将成熟和也已成熟的醇香,尽管无遮无挡的阳光依然炫目,满目景象是一年之计收获的前奏...
分类
多年以来,总觉得有一个美丽的梦境,一直在找寻中遗忘,又在遗忘中被温柔地记起;多年以来,总觉得有一份柔情,一直婉约在水韵江南写意的诗里,又像是静静地居住在我的心里。也曾,姑苏城斜看虎丘塔,枫桥上静听寒山钟;也曾,漫步西湖赏旖旎美景,伫立古刹叹千年传奇。而在江南迷人的古迹风光里,最让我惊艳的,却还是你,乌镇! 我曾无数次想象过,与你相逢的瞬间,应该是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春天,撑一把油纸伞,迈着细碎的步子...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