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糙米糖

阅览7164 作者:傅QY24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457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家乡的糙米糖

落叶归根,家乡是游子心里永远的牵挂,就像儿不嫌母丑,家乡在每个人心里都是最美、最纯的。

年关已近,当我行走在家乡宽阔的柏油马路上,看着两旁井然有序的厂房和排序整齐的路灯,农家小别墅一家挨着一家时,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缩小城乡差距使得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经济活络了,农村人的住房和生活改善了。忧的是,老人和孩子成了村里唯一的风景,“留守”一词就这样在农村风行。随着各种项目的不断开发农田面积在不断减少。平日里村子静的让人滋生诡异。这不,年关当口,回家过年的人陆续归来,家乡的村口有了一些生气,来往的车辆和行走的行人预示着宁静的村庄随着年的到来慢慢“醒”了。

游子归来过年了,可是人们不再似以前那般忙碌,村子里也没以前那般热闹,村子里少了鸡、鸭、鹅的喧嚣和杀猪时猪的嚎叫以及羊贩子的叫喊,连狗吠声也难得听到。

记得以前一到腊月,家家户户忙着做米糖或山芋糖,蒸米饭。我们把糙米糖分成毛糙米糖和光糙米糖两种,光糙米糖是把蒸好的米饭晒干,师傅帮炒熟用米糖或山芋糖熬制做成的,毛糙米糖是生米浸泡后师傅帮炒熟再用米糖或山芋糖熬制做成的。每年的腊月半,炒糙米的师傅最吃香,各家要提前预约后定好日期,师傅会上门帮着浸米,根据浸的时间再来帮淘米,每家都自带米、柴禾。炒糙米是有讲究的,师傅选好细砂放在锅内先把细砂翻炒致热,然后再放入适量的蒸米或生米,一人帮着在土灶后把关火候,师傅在锅前不停的翻炒。这样炒好后用筛子把沙子筛干净,糙米就放在一个干净的匾里等到炒完再放入到事先准备好的干净的稻箩里。光炒米表面白净光滑,毛糙米表面金黄粗造一些。平时,饿了或者嘴馋了抓一把糙米放在嘴里嚼嚼有滋有味的,毛糙米比光糙米有嚼劲也香甜一些。

糙米炒好了就等着做糖。做糖也有讲究的,米糖和白糖按一定的比例放在一起熬制,当熬到一定程度放入一定量的糙米,用锅铲搅拌均匀,再起锅放到特制的糖盒里,糖盒事先要用掸子掸上菜油,把还不成型的糙米糖铺平再用圆棒压紧,然后翻过来冷却后就可以用刀来切,糖的大小长短根据需要自己调配。

如果想做花式的芝麻糖、花生糖、黄豆糖、橙皮糖等,只要在熬制过程中放入这些食材。

那时一家做糖,就有几十人帮忙,很是热闹。一般人家都要趁着做糖还要抛欢头,欢头一般用光糙米,光糙米抛出来的欢头白白亮亮的很有光泽。欢头不需要在锅里熬制,只要在盆子里放入适量的米糖和光糙米搅拌均匀,然后把搅拌均匀的米糖和光糙米放入圆形的酒杯或者小碗里,按照形状把欢头做成圆形,等成型的欢头稍干后再放到毛竹做成的筒子里来回摩擦,这就叫做抛欢头。抛欢头也有技巧的,不懂的人摩擦不了几下,欢头全一个一个掉下来,要想把欢头摩擦的圆润又不掉下来确实需要运用好手的力臂把握好摩擦速度的快慢。

糖和欢头做好了,家人会把做好的成品放到干净的罐子里,为了防止糖或欢头粘在一起,人们就放入很多炒米不让糖和糖、欢头和欢头之间有相互接触的机会。这样不管放多久只要密封好就不会粘在一起。如果量多这样的储存可以供我们吃一年呢。

那时的我们没有什么零食,进入腊月炒米糖和欢头就成了我们唯一解馋的零食。家境富裕的人家做的炒米糖和欢头会相对多点,可能不会控制孩子食用。条件苦的人家还要把炒米糖或欢头藏起来不让孩子随时食用等到过年的时候拿出来招待拜年的亲戚朋友。

现在,各式零食满街都是,且花样种类繁多,只要你想吃哪里都能买到。孩子们再也不用惦记腊月做炒米糖、抛欢头了。家乡传统的腊月炒炒米、做糖的习俗早就渐行渐远。

那时那月的炒米糖和欢头让年离我们更近。家乡的炒米糖伴随着不识愁滋味的我们慢慢成长。

➥ 本文由(暗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故乡·故人·故事

夜深,思绪常常带我回到过去,沿着时光的河道回流,打捞已沉入河底的往事,寻找我生命的故乡。记忆中的细节是缓缓流淌的河流,那里的村庄傍河而居,河流就是我们慈祥的先祖,它的源头就是生命的起点。 城市如村庄的天空,从村庄出来的人就像天空中的星星,遥远闪亮……小时候我就认为城里的二姑是有本事的人...

六十年代的元宵节

如今的元宵节,太幸福了,不说齐鸣的鞭炮和礼花,也不说各种各样的元宵和汤圆,单说民风民俗吧,就可以成为一首诗一首歌了啊! 家家户户挂起了各种各样的红灯笼,白天可以成群结队坐高铁去看冰雪大世界,晚上,吃着各种水果干果看元宵节晚会,家家户户的欢笑声会传得很远很远。 这是我的家乡的今日元宵节。 可是...

君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红尘攘攘,我只倾一人心,若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君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题记 世间依旧熙攘着,而我独守一座风清月朗的城池,痴痴等你。但曾相见,一见倾心,再见倾情,我的爱,矢志不渝。有缘的人无论经过怎样的擦肩终会重逢,无份的人无论历尽怎样的爱恨终会离别。遇见你,我更加坚定了我们之间的缘分...

早春的晨雾

早春的晨雾 今早起雾了,三月早春的雾。什么时候起的,我在梦中,却不知道了。 只知道,一声雾枝上的布谷鸟脆鸣,柔柔地、清亮地、划过我的梦边。我在梦中做着半梦半醒的梦,惊滑了一下,我醒来了。 哦,这个清晨的雾,太阳光茫的梦,还在受着伤害,流着泪。伤害的边缘不清,可能林梢的鸟,知道这雾的模糊的边缘...

一场寒末的雨

在昨天的晚上下了一场寒末的雨,而雨滴滴在自己的脸上不是那么的凉了,没有寒冬季节的雨那么冰冷。雨下的虽说不大,但是我在雨地站了一会功夫,心想这也许就是寒末的一场小雨吧了。我喜欢看着雨滴落的那一瞬间,这是对自己是一种解脱,此时此刻,我没有了思想的斗争,自己的思想开始平静下来。这场寒末的一场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