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赶早的人

阅览3149 作者:莫景春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003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冬天来了,天亮得晚。六七点钟,天色依旧灰暗暗的,路灯黄黄地点着。街道冷冷清清,少见些人影,只有匆匆忙忙的车子呼啸而过,让人感觉特别地早。

一个人孤零零地走,风不时从耳边刮过,像是谁把耳朵狠狠地扭了一把,生疼。慢慢地挪动脚步。渐渐地,前面隐隐约约晃动些人影,左蹦右跳,打打闹闹。走近了,哦,原来是上早学的学生,背上是沉沉的书包,厚厚的衣服包得严严实实的,不停地搓着手,口里的气不断地呵出,白白的气,一股一股地呼出,像是吸烟的人。

臃肿的衣服并没有压住小孩子活泼的心。他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几只调皮的脚不停地在街道的地砖上蹦蹦跳跳,像是做跳飞机的游戏;还有的,哗啦啦地互相追赶。早上人少,车也不多,正是玩游戏的好时光,打着闹着,冬天这点寒冷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他们心里想着学校,想着学习,这点苦算什么!就是一种锻炼。

沙沙,沙沙,前面不时传来一阵清晰的声音,两个身着橙红色的人在低着头,用力地清扫着地面。原先凌乱不堪的地面扫出一道道清晰的痕迹,昨夜的果皮不见了,废纸箱不见了,街道变得整洁,走在上面,心里感到非常惬意。

清扫的人没有时间抬头看看路过的人,只是一味低着头弯着腰,仔细地察看地面,不放过一张细小的纸片。朦胧的夜色将他们的背影染得更加迷蒙,显得更加高大。城市还在沉睡之中,他们要赶在城市醒来之前,给城市一个干净的面容。他们是城市的洗脸人,是城市起得最早的人。

汗水在他们的额头不断地渗出,在路灯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他们只是默默地拿着扫把,把东一堆西一堆的垃圾扫到一块,又铲到垃圾车里。这里干净了,又急匆匆往别的地方去。一堆又一堆的垃圾慢慢消失,洁净的街道在渐渐发白的曙光中迎来城市的清醒。

咚咚,咚咚,一阵阵的跑步声渐渐传来。晨练的人们不敢睡懒觉,趁着清早人少车少,可以尽情地跑跑跳跳一番。洁净的街道是最好的跑道,少有车来车往,少有滴答滴答的喇叭声,也没有吵吵闹闹的人群,迈开步子,潇洒地跑着。北风呼呼地吹,感觉如秋风般凉爽,因为跑步的身子热血沸腾,暖呼呼的,这点迎面吹来的冷风恰好能降降温,清醒清醒头脑。

穿着身上的运动服火红一般,燃烧了路过的人的激情,大伙不由自主地跟着跑起来。拼排一起,边跑边说,脚步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快。锻炼锻炼,舒服就行,在于心情,在于运动,在于放松。没有强制的标准,快乐就行!

早起的人们赶着上学,赶着上班,赶着锻炼。个个意气风发,精神抖擞,都是有所收获的人,没有谁有冬天那种灰暗的神色。

➥ 本文由(影子)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再次独自逛书店

三月里面我又一次逛了书店,自己的心情特别的好,在书店里我转了一圈之后,没有看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我于是就问书店的工作人员,有没有那本书,而工作人员就指了方向,我便在那里寻找那本书,当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籍时,心中特别的高兴。那是又一次和老婆带着孩子去县城洗澡时,顺便买的一本书自己喜欢的书籍...

描述榕树的抒情散文阅读

到了冬天,大榕树仍然很挺拔。在刮风的天气里,大榕树沙--沙--的响着。下雨时,大榕树在上面遮风挡雨。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述榕树的抒情散文,供大家阅读欣赏。 描述榕树的抒情散文阅读:榕树赋 在岭南令我着迷的植物当属榕树,那高大榕树,远远看去就是一座绿色的山,那一排排的榕树...

一场深冬里的雪

轻轻漫漫,洋洋洒洒,流年若雪,给我一份雪白的韵味。一寸光阴,若一片飘雪,柔柔,淡淡,美丽而浪漫,轻缓而飘逸,就这样滑过指尖,一种几乎察觉不出的冷,灿若木棉的飘絮。流年,醉一场深冬里的雪,柔美清淡,若有若无,那份雪白里的美,静静流淌在时光的深处,一朵,两朵,飘雪里长出一朵红艳艳的雪梅...

关于上善若水的哲理散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上善若水的哲理散文,供大家欣赏。 关于上善若水的哲理散文:上善若水 如果了却了所有烦恼事,你还将会去干些什么?你将会是怎样的人生状态,一定会开心,快乐一阵子,然后又进入下一个行程,继续下一个纠结!辟如,等待...

关于味道的抒情散文佳作

夜色皎洁,喜欢拥着被角吸闻阳光的味道。那是一种暖暖的软软的轻轻的感觉,那是一种亲亲的酥酥的绵绵的温馨。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味道的抒情散文佳作,供大家欣赏。 关于味道的抒情散文佳作:老家的味道 吃着母亲做的饭菜,从童年走到少年。上初中驻校,吃饭只能靠三天一次从家里家背的馍和学校供的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