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那个月饼

阅览6202 作者:和占泉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58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曾经那个月饼

每回过中秋节,簇新的桌子上,摆放着各种糖果。桌子中间盘子里,放着一个大月饼,似乎曾经见过的那个大月饼。我想的很远,很远,想起秋天里的大山,大山深处曾经捡核桃果子的童年。

他十岁,小学三年级生。离他家约两公里的地方,一条宽大的山沟长眠在深山间。这条沟唤着核桃树沟,沟里生长着多棵高大的薄壳核桃古树,树上果实累累。临近中秋,微风在核桃树叶间籁籁流动,陆续成熟的核桃果子,它炸开外壳,似小鸡破蛋壳,一个个从树里跳下,静静地躺在沟里的草坪上,灌木间,喜皮笑脸的迎接人们的到来。

那年,童年心里萌发了一个心望,他渴望中秋节晚上有个月饼,寓意团团圆圆。天刚蒙蒙亮,他赤着长满老茧的小脚,手里挎着竹编小提筐,轻快地往山沟走去。远处就听见村妇们的说笑声,心想,晚一步了,童年悄悄地走到离她们较远的一棵核桃树下。他低着小小的脑袋,那双发亮的眼睛,似乎透过浓密的灌木草丛,寻找核桃果子。找呀捡呀,心中充满了喜悦。记得一天清晨,忽然间,下起倾盆大雨。因时间尚早,村妇们还未赶来,童年刚走到核桃树下,眼前满地被大雨打落的核桃果子,仿佛无数个金珠洒落在沟里。他在惊讶之余,心却马上轻快加速跳动起来,似乎飘出心脏。他兴奋过头,滑倒在沟里,扭伤了脚。心想,课本里的刘胡兰姐姐多勇敢啊!这点小伤算什么,他咬着牙,顽强地站了起来,又忙于捡核桃果子,他柔软的心扉有种酸酸的滋味。

童年把捡来的核桃果子放在竹筛子里,瞧着筛子里核桃果子一天天往上涨,他笑得多么开心。童年的劲头更足了,他克服下雨路滑,每天早晨,迫不及待地去核桃树那儿报到。快到中秋佳节,童年数起自己捡来的核桃果子,哎呀,数了两次,四百九十八个核桃果子。每两个卖一分钱,可以赚到二元四角九分,买两个大月饼的钱足够了。一个月饼给村里五保老人李奶奶,听说李奶奶想吃点饼子;一个留在家里过中秋节。他心里似灌了一瓶蜜的喜悦。那一夜,童年有一股按捺不住的激动,他失眠了。

中秋节晚上,童年家桌子上摆满了东西。自家产的平果,梨子,向日葵,还有山间采来的松子。但童年眼里,最耀眼的还是那个大月饼,一个盼望已久的团圆月饼。此时,童年的眼眶里,暗暗填满了忧愁的泪水,柔软的心灵深处,涌起一种苦涩的滋味。他呀,又想起爸爸,三年没有回家的父亲。月饼有了,爸爸何时回家?

后来,童年去过那个核桃树沟,沟里看不见核桃树,也没有什么人影。只是童年的思绪,仍停留在昔日令人辛酸的捡核桃果子场景。

如今,曾经的童年,变成一个默言忆旧的老头。每年中秋佳节,他的眼眶里,仍然充满了忧伤的泪水。刚硬的心里,还是他童年时的那种感觉。

➥ 本文由(雅歌)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文人与驴

有个歇后语,叫“骑驴看唱本——走着瞧”。骑驴而又看唱本的人是什么人呢?武士吗?不对,武士应该骑马。农人吗?不可能,农人不会看唱本,那是什么人呢?只能是文人。 文人好骑驴,又能看唱本。 “推敲”的故事想必人人知道吧?“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推”好还是“敲”好呢...

喇叭花

仔细想想,发现鲜有喇叭花入画。 梅、兰、竹、菊,荷花、水仙都是理所当然的入画选手,理由很堂皇:或清秀俊逸,或高雅脱俗,都需人们精心培育,悉心侍弄。而喇叭花则不然,她生命力太旺盛了,随便一粒种子,不拘落在哪里,夏日一场透雨,就尽情绽放了,姹紫嫣红,热热闹闹,将一面土墙,一片垃圾场遮挡得严严实实...

关于过客的抒情散文

相识是一种运气,相知是一段缘分,相守却只是一种可能。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关于过客的抒情散文,希望您喜欢! 关于过客的抒情散文一:只是路过、只是过客 春夜微凉,年华未央,你在我触不及的方向,经此年华,只剩一袭寂寥时光。 空闲时光,喜欢寻一间干净的茶餐厅,一杯茶,一本书,临窗的座位...

你的孤独

一个人走在夜里,不寂寞,不孤独,青春的底蕴是孤独,或是渲染整个天空,灵魂深处,住着它,等待着它,寻觅她的身影,仰望寒冷星光,想起你的泪,冰冻我的心,独自漫步人海,放着回忆影片,一幕一幕跳转,留恋过去,在一起的时光,唯独在这些孤独和沉思默想的时刻,我才是真正的我,才是和我的天性相符的我...

我的婆家在桐城

我的婆家在桐城 当我用键盘敲打出题目时,不知道为什么,从心底油然地升起一种自豪感,久久不能释怀。 久闻桐城的大名还是在中学时代的课堂上。一篇清代大师姚鼐的“登泰山记”让我对桐城有了初步的了解,喜欢文学的我自然而然对那个如童话般神秘的城市产生了向往,梦想着有一天能一睹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