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散文集《吾先生—旧事抬零》

阅览3393 作者:杨绛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892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一九四九年我到清华后不久,发现燕京东门外有个果园,有苹果树和桃树等,果园里有个出售鲜果的摊儿,我和女儿常去买,因此和园里的工人很熟。

园主姓虞,果园因此称为虞园。虞先生是早年留学美国的园林学家,五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我们常看见他爬在梯子上修剪果树,和工人一起劳动,工人都称他“吾先生”——就是“我们先生”。我不知道他们当面怎么称呼,对我们用第三人称,总是“吾先生”。这称呼的口气里带着拥护爱戴的意思。

虞先生和蔼可亲。小孩子进园买果子,拿出一分两分钱,虞先生总把稍带伤残的果子大捧大捧塞给孩子。有一次我和女儿进园,看见虞先生坐在树荫里看一本线装书。我好奇,想知道他看的什么书,就近前去和他攀话。我忘了他那本书的书名,只记得是一本诸子百家的书。从此我到了虞园常和他闲聊。

我和女儿去买果子,有时是工人掌秤,有时虞先生亲自掌秤。黄桃熟了,虞先生给个篮子让我们自己挑好的从树上摘。他还带我们下窖看里面储藏的大筐大筐苹果。我们在虞园买的果子,五斤至少有六斤重。

三反运动刚开始,我发现虞园气氛反常。一小部分工人——大约一两个——不称“吾先生”了,好像他们的气势比虞先生高出一头。过些时再去,称“吾先生”的只两三人了。再过些时,他们的“吾先生”不挂在嘴上,好像只闷在肚里。

有一天我到果园去,开门的工人对我说:

“这园子归公了。”

“虞先生呢?”

“和我们一样了。”

这个工人不是最初就不称“吾先生”的那派,也不是到后来仍坚持称“吾先生”的那派,大约是中间顺大流的。

我想虞先生不会变成“工人阶级”,大约和其他工人那样,也算是园子里的雇员罢了,可能也拿同等的工资。

一次我看见虞先生仍在果园里晒太阳,但是离果子摊儿远远的。他说:得离得远远的,免得怀疑他偷果子。他说,他吃园里的果子得到市上去买,不能在这里买,人家会说他多拿了果子。我几次劝他把事情看开些,得随着时世变通,反正他照样为自己培植的果树服务,不就完了吗?果园毕竟是身外之物呀。但虞先生说:“想不通”,我想他也受不了日常难免的腌臜气。听说他闷了一程,病了一程,终于自己触电去世。

没几年果园夷为平地,建造起一片房屋。如今虞园旧址已无从寻觅。

一九八○年九月二日

➥ 本文由(笔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你将是我的太阳

你是我的太阳。 有那么一个人,不知道写了多少遍,想起来却还是想写。 我们都没什么特别,都是疯癫的少年,处在绽放的季节;我们都有自己的班级,自己的生活,正赶上情感泛滥的季节;总会自以为是的贪恋着那些美好的情感。彼此离开后,遇上了不敢面对的门槛...... 日子还是那么过,时间还是那么流逝...

暮色黄昏

漫步林间的小道,不经意间,万道霞光染红了竹林,黄昏中的翠竹林如海让我心动,竹笛声声委婉缠绵,婉如动情的曲子回荡在山林,在青悠的深处回起。散落的青叶、枝桠、花瓣、野果在风中旋起,笛曲悠扬飘过幽潭深处,润物起舞,穿透山林,穿过那青青河边草,群牛淌过了清绿的河水,向那黄昏的深处而去,消失在暮色中。...

感悟放下的生活哲理散文

人生不是赢在获取,而是赢在放下。放下一粒种子,收获一棵大树;放下一处烦恼,收获一个惊喜;放下一种偏见,获一种幸福;放下一种执着,收获一种自在。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感悟放下的生活哲理散文,供大家欣赏。 感悟放下的生活哲理散文:放下,云淡风清 看到过这样一张照片,一朵盛开的玫瑰,充满了诱惑...

描述人生的经典哲理散文

人生,总有一些忧愁不快融入我们心中,总有一些伤感惆怅有我们一份。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述人生的经典哲理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述人生的经典哲理散文:人生的旅程漫长 有人烛光前注意到了你的美丽,掀开那一张红色的头盖惊叹不已。 是啊,夜深时我四处搜寻你沉默的野性。是的,夜的梦寐在我们的眼里生动。...

既然说我胖,那我就喘两下

在生活中,脸黑的怕说“焦炭”,个矮的,忌讳人提“矬子”,我属于胖的,听见别人说“块头大的”,那就多半是在说我了。这些习惯是一种常态。但我觉得,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过多关注它,你说了,我能变白,我能变高变瘦,没有啊,还是一如既往地。那就可不必为此而大动肝火了。嘴毕竟长在别人身上,我不说他“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