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散文集《吾先生—旧事抬零》

阅览3393 作者:杨绛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892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一九四九年我到清华后不久,发现燕京东门外有个果园,有苹果树和桃树等,果园里有个出售鲜果的摊儿,我和女儿常去买,因此和园里的工人很熟。

园主姓虞,果园因此称为虞园。虞先生是早年留学美国的园林学家,五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我们常看见他爬在梯子上修剪果树,和工人一起劳动,工人都称他“吾先生”——就是“我们先生”。我不知道他们当面怎么称呼,对我们用第三人称,总是“吾先生”。这称呼的口气里带着拥护爱戴的意思。

虞先生和蔼可亲。小孩子进园买果子,拿出一分两分钱,虞先生总把稍带伤残的果子大捧大捧塞给孩子。有一次我和女儿进园,看见虞先生坐在树荫里看一本线装书。我好奇,想知道他看的什么书,就近前去和他攀话。我忘了他那本书的书名,只记得是一本诸子百家的书。从此我到了虞园常和他闲聊。

我和女儿去买果子,有时是工人掌秤,有时虞先生亲自掌秤。黄桃熟了,虞先生给个篮子让我们自己挑好的从树上摘。他还带我们下窖看里面储藏的大筐大筐苹果。我们在虞园买的果子,五斤至少有六斤重。

三反运动刚开始,我发现虞园气氛反常。一小部分工人——大约一两个——不称“吾先生”了,好像他们的气势比虞先生高出一头。过些时再去,称“吾先生”的只两三人了。再过些时,他们的“吾先生”不挂在嘴上,好像只闷在肚里。

有一天我到果园去,开门的工人对我说:

“这园子归公了。”

“虞先生呢?”

“和我们一样了。”

这个工人不是最初就不称“吾先生”的那派,也不是到后来仍坚持称“吾先生”的那派,大约是中间顺大流的。

我想虞先生不会变成“工人阶级”,大约和其他工人那样,也算是园子里的雇员罢了,可能也拿同等的工资。

一次我看见虞先生仍在果园里晒太阳,但是离果子摊儿远远的。他说:得离得远远的,免得怀疑他偷果子。他说,他吃园里的果子得到市上去买,不能在这里买,人家会说他多拿了果子。我几次劝他把事情看开些,得随着时世变通,反正他照样为自己培植的果树服务,不就完了吗?果园毕竟是身外之物呀。但虞先生说:“想不通”,我想他也受不了日常难免的腌臜气。听说他闷了一程,病了一程,终于自己触电去世。

没几年果园夷为平地,建造起一片房屋。如今虞园旧址已无从寻觅。

一九八○年九月二日

➥ 本文由(笔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在北国的春天,怀念江南的烟雨

春风轻柔,细雨朦胧,宽敞而又宁静的河岸古道上,蹒跚着一个孤独的身影,怀着凝重的神情,正感受着这个春风依旧、细雨蒙蒙的北国之春。河岸两旁的细柳,随着微风轻轻摇摆,展露出了她美丽动人的雅姿。此刻,正在向你招手,又想把你挽留,因为只有在这个季节里,才能欣赏到她的柔情多姿。路旁盛开着颜色各异的花儿...

半箱情书

回老家晾晒衣物,忽然间发现遗失多年的一摞情书。 它收藏在一只大红木箱子里,堆放在东屋山墙跟的杂物间。木箱上的漆早不再鲜红,只剩酱紫样的旧。那是母亲出嫁时的大红木箱子。 箱子上的锁,早已锈蚀。周边,满满地落了一层厚厚的旧灰尘。小心地掸去,小心地用锤子敲开,我愕然,满满一箱子都是我的书和信...

假如有这样异性朋友真不错

1.我们不是情侣,却整天联系。 2.不分彼此,有什么说什么。 3.想哭就哭,想闹就闹,但绝不会生气 4.有苦一起受,有福一起享。 5.你生气了我哄你,我生气了你哄我。 6.你说烦了、累了,我陪你。 7.只要对方不让做的,能不做尽量不做。 8.你有喜欢的人了,说一声,我帮你追。 9.无论多晚...

带有古风的爱情散文精选

狂热的爱情总是绝不会持久的。那么关于爱情的散文又有哪些呢?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精心收集的带有古风的爱情散文精选,供大家欣赏学习! 带有古风的爱情散文精选篇一:花落香息,缘来是你 作者:江水 光阴流转,岁月疏离,如若可以,将一段往昔悄悄拾起,那些挥不掉,弃不去的丝丝缕缕,在这寒冷的冬季,如柴火堆砌...

一句名言的启示

古往今来,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说一个人的任何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都要经历千难万险,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失败不可怕,勇敢的坚持下去,成功就会到来。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准备拼装刚刚才买来的玩具,是轮船零配件一大盒。我先把船的身子装好之后,便拿出了这艘船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动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