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散文集《吾先生—旧事抬零》

阅览3392 作者:杨绛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892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一九四九年我到清华后不久,发现燕京东门外有个果园,有苹果树和桃树等,果园里有个出售鲜果的摊儿,我和女儿常去买,因此和园里的工人很熟。

园主姓虞,果园因此称为虞园。虞先生是早年留学美国的园林学家,五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我们常看见他爬在梯子上修剪果树,和工人一起劳动,工人都称他“吾先生”——就是“我们先生”。我不知道他们当面怎么称呼,对我们用第三人称,总是“吾先生”。这称呼的口气里带着拥护爱戴的意思。

虞先生和蔼可亲。小孩子进园买果子,拿出一分两分钱,虞先生总把稍带伤残的果子大捧大捧塞给孩子。有一次我和女儿进园,看见虞先生坐在树荫里看一本线装书。我好奇,想知道他看的什么书,就近前去和他攀话。我忘了他那本书的书名,只记得是一本诸子百家的书。从此我到了虞园常和他闲聊。

我和女儿去买果子,有时是工人掌秤,有时虞先生亲自掌秤。黄桃熟了,虞先生给个篮子让我们自己挑好的从树上摘。他还带我们下窖看里面储藏的大筐大筐苹果。我们在虞园买的果子,五斤至少有六斤重。

三反运动刚开始,我发现虞园气氛反常。一小部分工人——大约一两个——不称“吾先生”了,好像他们的气势比虞先生高出一头。过些时再去,称“吾先生”的只两三人了。再过些时,他们的“吾先生”不挂在嘴上,好像只闷在肚里。

有一天我到果园去,开门的工人对我说:

“这园子归公了。”

“虞先生呢?”

“和我们一样了。”

这个工人不是最初就不称“吾先生”的那派,也不是到后来仍坚持称“吾先生”的那派,大约是中间顺大流的。

我想虞先生不会变成“工人阶级”,大约和其他工人那样,也算是园子里的雇员罢了,可能也拿同等的工资。

一次我看见虞先生仍在果园里晒太阳,但是离果子摊儿远远的。他说:得离得远远的,免得怀疑他偷果子。他说,他吃园里的果子得到市上去买,不能在这里买,人家会说他多拿了果子。我几次劝他把事情看开些,得随着时世变通,反正他照样为自己培植的果树服务,不就完了吗?果园毕竟是身外之物呀。但虞先生说:“想不通”,我想他也受不了日常难免的腌臜气。听说他闷了一程,病了一程,终于自己触电去世。

没几年果园夷为平地,建造起一片房屋。如今虞园旧址已无从寻觅。

一九八○年九月二日

➥ 本文由(笔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关于努力的抒情散文

我相信努力终有意义!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关于努力的抒情散文,希望您喜欢! 关于努力的抒情散文一:一生努力,一生被爱 说起来,八月长安的《最好的我们》是去年看完的,却迟迟未写书评,可能是因为有太多的感慨一时不知如何抒发,就这样搁置下来了。前几日,在知乎上搜了下作者,惊呆了...

来自寒冬的温暖

立冬节气刚过,一场雨下了近二十天,气温逐步下降,树上的叶子也随着初冬的雨,纷纷落地,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叽叽喳喳”地忙着寻找吃的。 虎娃最怕过冬,这难熬的冬天对虎娃来说就是雪上加霜啊!“虎娃”这个名字,您听了,可千万别以为是个娃娃,他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在村里断断续续当了近三十年的队长、大队副主任...

播音稿件散文抒情

当主持一定会备一些播音稿件,比如一些抒情散文,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播音稿件抒情散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播音稿件散文抒情:雪的初吻 经过了春的暖,经过了夏的燥,经过了秋的凉,季节走进了冬天。 梦中醒来,穿衣,起床,蹑手蹑脚,来到客厅,只怕扰了家人的梦。 伫立窗前,凝眸窗外,满世界的雪...

双头俑

扬州双博馆,进入大厅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尊双人头蛇身俑。巨大的雕塑陈列在大厅的中央。左边,扬州历史博物馆;右边,扬州雕版印刷馆。扬州双博馆由此得名。双头俑的两个脑袋,分别指向两个博物馆,仿佛指路的箭头。 双头俑,或者说双头雕塑这种艺术形式,在古代中国的出土文物里,并不少见。中国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

关于做一个淡然的女人的散文

淡然,是一种空灵,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对待人生的平衡,学会淡然,懂得淡然,做一个淡然的女人,是一种多么自然而然的快乐呀。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做一个淡然的女人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关于做一个淡然的女人的散文:做一个淡然的女人 男人的刚性体现在一种外在的坚韧与深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