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散文集《吾先生—旧事抬零》

阅览3393 作者:杨绛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892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一九四九年我到清华后不久,发现燕京东门外有个果园,有苹果树和桃树等,果园里有个出售鲜果的摊儿,我和女儿常去买,因此和园里的工人很熟。

园主姓虞,果园因此称为虞园。虞先生是早年留学美国的园林学家,五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我们常看见他爬在梯子上修剪果树,和工人一起劳动,工人都称他“吾先生”——就是“我们先生”。我不知道他们当面怎么称呼,对我们用第三人称,总是“吾先生”。这称呼的口气里带着拥护爱戴的意思。

虞先生和蔼可亲。小孩子进园买果子,拿出一分两分钱,虞先生总把稍带伤残的果子大捧大捧塞给孩子。有一次我和女儿进园,看见虞先生坐在树荫里看一本线装书。我好奇,想知道他看的什么书,就近前去和他攀话。我忘了他那本书的书名,只记得是一本诸子百家的书。从此我到了虞园常和他闲聊。

我和女儿去买果子,有时是工人掌秤,有时虞先生亲自掌秤。黄桃熟了,虞先生给个篮子让我们自己挑好的从树上摘。他还带我们下窖看里面储藏的大筐大筐苹果。我们在虞园买的果子,五斤至少有六斤重。

三反运动刚开始,我发现虞园气氛反常。一小部分工人——大约一两个——不称“吾先生”了,好像他们的气势比虞先生高出一头。过些时再去,称“吾先生”的只两三人了。再过些时,他们的“吾先生”不挂在嘴上,好像只闷在肚里。

有一天我到果园去,开门的工人对我说:

“这园子归公了。”

“虞先生呢?”

“和我们一样了。”

这个工人不是最初就不称“吾先生”的那派,也不是到后来仍坚持称“吾先生”的那派,大约是中间顺大流的。

我想虞先生不会变成“工人阶级”,大约和其他工人那样,也算是园子里的雇员罢了,可能也拿同等的工资。

一次我看见虞先生仍在果园里晒太阳,但是离果子摊儿远远的。他说:得离得远远的,免得怀疑他偷果子。他说,他吃园里的果子得到市上去买,不能在这里买,人家会说他多拿了果子。我几次劝他把事情看开些,得随着时世变通,反正他照样为自己培植的果树服务,不就完了吗?果园毕竟是身外之物呀。但虞先生说:“想不通”,我想他也受不了日常难免的腌臜气。听说他闷了一程,病了一程,终于自己触电去世。

没几年果园夷为平地,建造起一片房屋。如今虞园旧址已无从寻觅。

一九八○年九月二日

➥ 本文由(笔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有关家乡的抒情散文文章

无论你离家有多久,无论你地位有多高,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最难割舍的是故乡情怀。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家乡的抒情散文文章,供大家欣赏。 有关家乡的抒情散文文章:那个我深爱着的家乡 桃花依旧笑,桃花的村落却在春风冬雪中发生着变化。人面依旧在,人的容貌却承受不起岁月的变迁。二零一一,回到村落...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适逢归日胡不归?招朋而引伴兮,相从欢乐而归。校日之无聊,自然却很娇美。而今幸逢佳期,将车飞驰而归。高山兮不可阻,平路兮以疾驰。凉风兮习习吹,白云兮悠悠飘,飞鸟兮唧唧鸣,麦苗兮淡淡香。见自然之美好,恨相见之熹微。 已到衡宇,归心犹激。乡村四月,慵人亦起。耕耘播种,交错而及。五亩田地,三个农人...

叶的歌

经过一冬的孕育,你终于在春初破宫而出。由于雪霜冷雨的历练,你是坚强的,刚劲的,稳健的,丝毫没有少女的娇弱之态,虽然不乏柔韧。在春风春雨的布施中,你在成长中一天天由嫩芽的黄蕊伸展开臂腿,睁开双眼,显出光润的脸,露出浅绿的笑靥。你由童年慢慢向少年迈进,你是健康的,没有丝毫病态的...

我在石澳,遇见太平洋

我坐在乱石上,迎面的海风,不断吹拂起粉色的披肩。舍友在为我拍着特写,不断呼喊着“你太美了”的夸奖。瞧她那兴奋劲儿,仿佛我还真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宝蓝色的海水在缓慢却有节奏地轻轻拍打着岸边。海浪声声,演奏着一首缓慢的管弦乐,演奏着不知名的乐曲。海洋世界的音符,人类是听不懂的,你也无法知道...

描写回忆爱情的散文随笔

幸福来源于对爱情的憧憬,痛苦来源于对爱情的追求。下面是阅读网小编为你带来的描写回忆爱情的散文随笔,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描写回忆爱情的散文随笔篇一:回忆爱情 回头看看过去故事仿佛就在昨天发生,初恋是多么美好的啊!优势多么让人满怀期待,满怀甜蜜的憧憬! 可是我们的初恋最后都没有好的结果,不知是我们不懂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