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爱才永恒

阅览1380 作者:潮仙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210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昨晚,收看了CCTV1的《2018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在两个多小时的晚会时间里,我一直被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和群体温暖着,感动着,泪水无数次的溢出眼眶,心灵无数次的激荡起伏。

“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分别是:一生致力于扶贫和教育的卢永根院士,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的廖俊波书记,灭火救援英雄杨科璋,为祖国守护数千平方公里国土的卓嘎、央宗俩姐妹,一代航天英才刘锐,一心报国的黄大年教授,把“台湾梦”融入“中国梦”的卢丽安,热心公益,大爱无痕的王钰,脱贫攻坚的模范黄大发,以及28年无怨无悔照顾残疾妻子的谢海华。

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特别致敬的集体是,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人间奇迹”的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

的确,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和群体,用他们的光辉事迹,温暖了中国,感动了我们。

说实话,“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个个让我敬佩,人人令我景仰,但最让我震憾和感动的则是——谢海华,一个普普通通的长沙市民,他没有华丽的背景,没有灿烂的光环,却彰显出人性的崇高和伟大。

今天早上,我给母亲打电话。她告诉我,昨晚她也收看了《2018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我问她:最让你感动的年度人物是谁?她脱口而出:谢海华!果然,母子同心,人同此情。

谢海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敬老院的一名保安员。29年前,他的订婚对象谢芳在见义勇为时被窃贼砍成重伤,落下残疾。刚刚从部队复员回家的他,面对谢芳日益严重的后遗症,顶着亲戚朋友的巨大压力,毅然选择了与她结婚。因为,他认为“不能因为她残疾就抛弃。”

28年来,谢海华一直悉心照顾妻子谢芳,每天早上6时准时起床做饭,帮妻子穿衣服、洗漱,端屎端尿,擦洗身体。一日三餐,都是把饭菜送到床头喂她吃,还经常用轮椅推着谢芳外出兜风散心。谢海华说,他就是妻子的手和脚,“没有他,我活不到今天。”

如今,谢海华上有年老父母,身旁有妻子需要照顾,但全家的经济来源仅靠他在敬老院做保安的微薄收入。即便如此,面对窘迫的生活,谢海华依然无怨无悔,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他还把这份阳光的心态,传递给了妻子谢芳。

在此,我真要为这个情深义重的好男人点赞!这么多年来,他用默默无闻的行动,用温润如水的爱心,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爱真情,他的高尚品德,坚持精神,足够感动你我,感动中国!

冰心老人说过:“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也许,对谢海华来说,这样的选择,少了些生活的安逸,夫妻的欢爱,却多了一份真情的芬芳。是呵,人生在世,心里甜,命就不苦;爱若在,人就幸福。

不离不弃,是一生的承诺;相濡以沫,是半生的深情;相依相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胜却人间无数!

谢海华,难得的好男人!向你致敬!

➥ 本文由(绮思)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七月的一个清晨

七月的一个清晨,寻了一块好去处,荷塘边。阳光也不怎么扎眼,温温的笼着一切。知了夸张的的长调合奏斑鸠的“咕、咕”短切音,并不打搅浓盛繁绿的生长,安宁在黄鹂的口哨中升腾。 正是花事繁累的季节,石榴花在碧翠间俏出灼灼其华,密密匝匝围河塘一周。荷叶铺满池塘,层叠碧沉,湖心却是画影清波。荷苞刚刚走出,高出水面...

有关平静生活的哲理散文

平静中保留适度的欲望,制定相应的目标,并努力地去实现它。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平静生活的哲理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平静生活的哲理散文:平静的生活 平静的生活,那是一种幸福,一种只有饱尝了悲凉的辛酸或是水样的春愁之后才会体会到的幸福。 平静的生活,那是一种豁达,东晋陶渊明弃官不做...

杨绛散文集《林奶奶》

林奶奶小我三岁,今年七十。十七年前,“文化大革命”的第二年,她忽到我家打门,问我用不用人。我说:“不请人了,家务事自己都能干。”她叹气说:“您自己都能,可我们吃什么饭呀?”她介绍自己是“给家家儿洗衣服的”。我就请她每星期来洗一次衣服。据我后来知道,她的“家家儿”包括很多人家。当时大家对保姆有戒心...

人淡如菊,心素如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岁月在脸上滑过,当沧桑在眼中掠过,当无奈在心底涌过,时间如流水般从指尖、鬓发间流去,我才知道我已经四十二了,很多的事情似乎是转瞬间就远远而去了。油米柴盐酱醋已经把骨子里的那点傲气和才气磨的荡然无存了,最喜爱的文字已经荒废了十几年了。遥远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记忆早已渐渐淡忘...

思乡随笔

就是在这样一个漆黑浓稠的夜里,是谁先点亮一盏灯?将深浓的夜色一圈圈地淡抹开来,让思绪飘荡在这无边的夜色里。于是,就这样隔着这层浓浓的夜幕,我突然被一个叫思念的东西所击倒,穿过这座城市层层的水泥建筑,静静遥望高远的夜空,夜空下个遥远的故乡。 在我记忆的相框里,故乡已成为一幅水墨画,抑或一帧老去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