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独特的紫花岭

阅览97 作者:龙岗抱石松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898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我的家乡抚顺,人杰地灵,风光秀丽,在抚顺市南部有一个面积不大距兰山乡客运站仅四公里的紫花岭风景区,是东洲区区政府与2013年起倾力打造的又一处集天然深林徒步、生态果蔬采摘、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经过五年多的陆续开发,已经逐渐成为域内外登山爱好者青睐的活动目的地,金秋季节更是市民举家郊游体验田园生活的首选去处,仅仅几年,紫花岭凭其独有的魅力成了AAA级风景区。

景区魅力独特,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抚顺是以山多著称的城市,域内有山峰无数,景区有座山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山名御赐而得。山门北侧的景区简介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个名字与清朝皇帝的因缘。

说的是四百多年前的事:清朝开国大帝努尔哈赤在平定中原的出征途中,路过一处山岭。当时正值金达莱盛开季节,别处的金达莱都是粉色的,唯独这里的呈紫色。努尔哈赤见此奇景龙颜大开,随即赐此山名为“紫花岭”,并将山中一古木带在身边佑福。成就大业后,将此木立与盛京大政殿。从此,紫花岭为一福祉昌延之地的美名广为流传,直至今日。

美丽的传说,让紫花岭有了神秘色彩,极具个性的风景,使紫花岭具有独特的魅力。当走过兰山水库,会发现四周群山逶迤连绵,大部分山势较坦,土层厚重,树高林茂,唯独紫花岭山腰以上土质逐渐瘠薄,靠近山峰大部分处处山岩裸露,它们或块块叠加,或纵横错落,皆呈青紫色。从木山门沿登山小路上山,走过悦客亭、紫气东来门数百米,路左侧不远处“虎跃石”状如下山猛虎,栩栩如生,右侧“龙腾石”形态十分罕见,从山腰处起始,巨石快快相连,长达几百米直至小山头,从石隙中挤出一棵棵柞树如张处的龙爪,登高远望,似向上飞腾的巨龙,十分壮观。接近主峰,险峻的岩壁上耸立一巨石像古代头佩头盔的武士,威风凛凛,仰视耸峙的几块岩石拱立一块青石摇摇欲坠。“守望石”宛如老翁伫立山峰。生云壁隐踞北麓,陡如斧劈。一个个巨石悬崖异形怪样各具形态,让人叹为观止。

在这山势险峻、土质瘠薄的恶劣环境里,生长的树木必然不同凡俗。树多是耐寒耐旱的柞树,根粗叉多,树干弯曲,高不逾丈,形状奇特。从南路登山到北面下山,一路走来,仿佛徜徉在奇形怪树的博物馆里。

美名曰“千手松”,是一棵至少五十年树龄的油松,却无伟岸的身躯,两侧均匀横长出许多粗壮的大枝,远望如千手观音屹立山腰。底部直径超米的百年老柞树稳居山顶,在离地半米处呈U形,人可盘坐其中,顾名思意为“祈福树”。距离此树不远处悬崖边横长着一柞树,向上分生多个叉枝,形如鹿角,人们以形赐名“野鹿角”。目之所及,数十年老数或扎根于乱石间,或依山崖,或斜向山下,老态佝偻,但不屈不挠、坚韧不拔。树皮黑黝黝粗糙、纵裂皱纹,树身宛如生铁铸就。从每一块树皮都能读到岁月的风霜,从树干每一处弯曲能体会到树于狂雨暴雪抗衡的艰辛与痛苦。

下山途中所见的则是另番景像,树势苍劲,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花曲柳洁净俊秀,紫椴挺拔潇洒。两棵野杏树立在小路两侧,树直径三十多厘米,高十米有余,实属罕见。因间距仅一米左右,人们怀着美好愿望,赋予了一个好的名字“杏扶门”。走过路过的游客手扶两树时,都会默读谐音“幸福”,祈福明天。

紫花岭景区不止山奇树特,内沟豁幽静,小溪汩汩,皆天然固有。溪旁数座茅草做顶,实木为梁的草棚,古香古色,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犹如置身千年前杜甫草堂,能感觉出超脱尘世的幽雅,不由地吟出诗圣那千古诗句:“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景区各处供游客小憨的坐凳长桌全部用细圆木做成,即使各种标识都是纯木制作,大部分登山小径都用当地质地坚的柞木搭建,特别是临近山顶的登山小径,崎岖曲折,悬嵌于危崖,仅容一人孤身攀行,各种设施和自然林木浑然一体,很少有人为改变环境的痕迹。这独具魅力的朴实的原生态风情,理所当然的吸引无数久居城市的人们。

一个风景区,山是魂,水是灵,树是裳,花是妆。紫花岭峰雄傲群山,紫花岭山下,小河汩汩,串流而过。福禄湖水静静,柔和而美丽宛如一块翡翠镶嵌两山间,楚楚动人。水清澈底,清晰可见鱼儿游动;岸边绿柳依依,摇曳的垂枝轻轻抚摸着少女的秀发,少女银铃般笑声洒落水中。方塘周围环境寂静,每当周末,鱼悠悠游动于倒映水中的枝枝鱼竿间。新春五月,果园梨花李子花绽放,棵棵苹果花吐香。盛夏,翠绿欲滴。金秋五彩缤纷,采摘者络绎不绝。冬季则“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满目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纵观紫花岭景区,巍峨山峰、茂密的自然林与朴实的农家田园浑然天成,繁花、奇怪岩石与平湖方塘相映成趣,田园风光如诗如画,农家风情浓郁质朴,采摘果蔬其乐融融。是画?是诗?是一曲“梁祝”手提琴协奏曲?面对如此魅力独特的美景,我想,不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 本文由(流云)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回家回家(一)

路一脸的不信,坏坏的笑,大概觉得我在吹牛。我片刻狐疑,向记忆深处求证,再目测学校与我家之间的距离——两山之间,上下沟坎,五分钟跑过来,我有这速度?是不是记错了? 我站在高处,前方直线距离两千米的半山上是我家,身后五十米是学校,脚下石砌台阶是最近几年做的,异常陡窄,一个人在前面呼哧呼哧的走...

六月

14年的六月的天气已经开始转热了,不在被冬日里的寒风击打,想必也是件好的事情。这就是四季变动的魅力,四季的变动里面有着神奇的魄力,是人们研究不透的这是可以理解的。在这个时期的天气里,要是到了阴雨天的话,天气会凉一些,这样可以及时的添加衣服防止身体的不适。六月里的天气,时而热,时而舒坦...

岁暮缤纷

还没进入腊月,冬天还很漫长,但“年”仿佛已经动身,好像人人都怀了一腔惜时之意,将每一寸光阴都揉成金子。“流光容易将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流逝,总是让人看不见,摸不着。是谁总揣了一腔浓淡冷暖的乡愁,于暮色四合的黄昏,敲响故乡的门扉? 离散团圆,岁暮缤纷。翻阅史书,突然就翻到乾隆十一年...

村衣

现代的人,讲究个性,装修房子、购买家具都不愿和别人发生雷同,特别是女性穿衣特别害怕撞衫,遇到这事那件衣服就会永沉箱底再不会穿了,鞋子也要尽量穿出个性。撞衫这种事情,在四十年前是不会发生的,那时候的穿戴,每一件都是纯手工打造,每一件都是绝对的私家定制,每一件都是充满温情的世间孤品。 小时候...

正衣冠看铜镜

扬博,正在举行一个展览,“菱花镜影”,唐代的铜镜。大唐三百年,林林种种的创造,每一个都是了不起的奇迹。大唐的铜镜,有这样的毫光? 今天的玻璃镜子,锃亮、明澈,不止正衣冠,巅毫之处,看得清清爽爽。脸上有没有斑点,不敢看了。古人的镜子没有现代工艺,他们用的是铜镜。铜镜出现在四千年前,最早的功能...